“傻劲”创业者的“触电”路

04.07.2014  10:46

  ●本报记者  张  柯

  通 讯 员  蓝碧云

  他曾拒绝殷实家业,凭着一股“傻劲”,独自在外闯荡9年,领过几百元的工资,住过工地、睡过瓦棚,最终将网店打造成天猫百强;在网店的上升期,他却毅然返乡,在大埔创办了一家以经营建材为主的实业公司。如今,他又不顾家人反对,一头扎入梅城电商圈,创办了以便民服务为宗旨的“28区”网站。他就是梅州晨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丹凌。

  记者见到吴丹凌时,他正在自己简陋的办公室里忙碌着。与在全城的出租车车顶灯箱投放“28区”网站广告的豪爽相比,他的办公环境显得低调许多。在接受采访时,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傻劲”:他会花大量时间和资金,用于产品宣传和市场培育;而办公环境的简陋,则会让客人略感诧异。

  电商行业的弄潮儿

  吴丹凌自我评价是个执着和善于等待的人。“28区”网站成立于2012年,而他的首次“触电”则是在2005年。当时,电商行业还处在萌芽期,淘宝网还无法与百度、腾讯比肩,而他和好友却成为“弄潮儿”,投入新兴的电商行业中。当时,吴丹凌与对互联网行业有着敏锐嗅觉的好友一拍即合,共同开发网络电话、电信运营宽带等互联网项目。多次“碰壁”之后,他们最终决定在淘宝网开店,试卖女装。

  广州天河区员村,一间10余平方米的城中村出租房内,两台电脑、两个人、一堆杂志、小拖车,就是创业初期的全部家当。两人还拉上女友一起帮忙,建网店、用搜索引擎拉排名、拍照上图,天天拉着小拖车、背着大黑塑料袋在广州上下九和白马服装商城挑样板货。“虽然辛苦,但我们乐在其中,现在回想起来还会觉得十分有趣。”提起当年的情景,早已跨入而立之年的吴丹凌说得很轻松。经过半年的经营,网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如今这家网店已跻身天猫百强榜,旗下有4家专职供货的服装厂。不过,吴丹凌却离开网店,回到梅州实践自己的梦想:打造一家最便民的本地电商网站。

  信息时代的实业家

  吴丹凌表示其一直在寻找发展电商的盲点。“比如你只能向熟人打听或通过街头小广告才能联系上搬运工,而不是通过搜索引擎寻找商家。”经过调研,吴丹凌认定本地电商中还有市场空白。在“便民服务”的理念下,他的电商之路再次起航。经过一年多的打造,“28区”网站已经初具规模,团队从最初的5人增至20余人,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吴丹凌透露,相比盈利,他更在乎的是市场培育。“如今是信息时代,对他人有用,就有网站生存发展的空间,我的梦想是通过信息分类模式和诚信体系架构,实现商家触网与市民生活有效衔接。

  尽管曾经历过10天7人脱离团队的“离职潮”和收益缓慢等低谷时期,吴丹凌还是用“平坦”概括自己的电商创业路。如今,“28区”网站正与团市委联合实施服务志愿者的“志愿卡”项目,为我市近15万志愿者打造一张专属的银行借记卡,让志愿者拥有自己的志愿“身份证”,在日常购物消费之余,还能享受特有的商家优惠。“这既是对志愿者辛勤付出的回报,也能鼓励更多人投入志愿服务中。”吴丹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