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蚀本”卖龙眼

25.08.2014  11:49

  ●邻家小子

  老家种有几棵龙眼树,丰收时节果实累累,我突发奇想:“不如让儿子当一回小小生意人,卖龙眼!”我说干就干,回家摘了不少龙眼,还帮他找了个“合伙人”——朋友的女儿小白杨。

  我们三个人载着一筐龙眼,来到西河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正是做生意的好时机。我们把龙眼从筐里倒出来,学着人家的样子,剪去多余的枝叶,摆放整齐。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刚才还叽叽喳喳如同小麻雀一般的孩子们瞬间胆怯,沉默不语,“女掌柜”不好意思地低垂着头,宛如邻家淑女;“男掌柜”盘腿坐着,百无聊赖地打量着桥上诸色人等,时不时扯下一颗龙眼剥了壳放入口中。

  我有点着急,鼓动他俩放胆吆喝几声“卖龙眼、卖龙眼”。俩孩子倒无辜地看着我,嚷着叫我示范一下。平常能说会道的我,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卖弄嗓子,还真放不下脸来!三人大眼瞪小眼,彼此张着嘴就是发不出声音来。等了许久,腿也站麻了,孩子们都焦躁不安起来。好不容易来了位有兴趣的阿姨,走上前来捏捏龙眼,摇摇头说:“太小了。”儿子不着调地搭了一句:“不小,大的留在家里,我们吃。”老太太立马走人,还扔下一句话:“那不是拣剩下的卖给人嘛!”我看着儿子天真无邪的表情,哭笑不得。我确实挑了几把又大又甜的龙眼,准备自家大快朵颐,没想到小家伙“一语泄露天机”,搅黄了第一单生意。没办法,我只能身先士卒,厚着脸皮小声兜售:“阿姨,尝尝吧!自家产的土龙眼,又大又甜!”“免费试吃”这一招果然奏效,一位路过的阿姨,马上回过头来光顾我们这个小摊了。只见她东挑西拣迟迟不买,小白杨忙做起广告来:“这是刚刚摘下的,才三块五一斤。”阿姨顺口一句:“太贵了!”兴许儿子想将功补过,忙拉着阿姨的衣襟,哀求道:“阿姨,您买点吧!三块五嫌贵,就两块嘛!”我和小白杨面面相觑,自个儿压价如此贱卖,这“小老板”还真是“精明”到家了。

  算了,两块就两块!不求钱财,只讲锻炼。孩子们尝到小小两块钱的甜头,胆子就大起来了,嘴巴也甜起来了。两块钱一斤龙眼的生意红火得很,儿子招呼客人,小白杨装龙眼,我忙着称重、收钱,很快把一大筐龙眼卖完了。

  回家途中,我们仨又饿又渴又累,而做生意赚回的钱还不够在路边摊吃一顿饭。明着算,卖龙眼是蚀本生意,但孩子们玩得开心,既体验了劳动的辛苦,又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论起来,还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作者地址:兴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