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妇儿工委办公室到佛山开展特殊教育调研

17.07.2014  20:15

  为推动落实广东省儿童发展规划中关于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目标和措施,掌握各地推动残疾儿童教育的新经验新举措,9月24日上午,省妇儿工委办公室王碧华主任率队前往佛山市调研残疾儿童教育工作,佛山市妇儿工委办主任源文芬,市教育局、市残联成员单位相关人员一同考察了佛山市启聪学校、南海区叠滘 第二小学特教班,并听取佛山市特殊教育情况汇报和启聪学校、叠滘第二小落实残疾儿童教育工作的情况介绍。
  王碧华主任对佛山市特殊教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佛山在广东乃至全国率先制定了对残疾儿童少年15年实行免费教育政策,实现了残疾儿童全程免费教育;率先在各类受教育群体中,确保残疾儿童享受免费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实现了人群的全面覆盖。
  调研组一致认为,佛山市政府无论在领导重视程度,还是资金安排、推动力度方面都非常到位。一是科学规划。佛山率先以市政府的名义在全省召开了专门的全市特教工作会议,科学谋划特殊教育布局。市区两级共建有特殊教育学校5所,还有1所正在规划筹建之中,提前实现了“到2015年,珠三角地区的县 (市、区)各建有一所集养护、医疗康复、教育、技能培训综合功能的重度残疾儿童教养学校”的目标。二是经费保障。在财政上每年投入超过普通学校生均经费上 3-15倍的经费;设立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奖补专项经费,已对首批8所建设资源教室的学校进行奖补。如启动“市启聪学校扩建残疾学生职业培训和市残 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基地”项目,市财政投入3800万元作为工程扩建资金;另设500万元资金用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又如对叠滘第二小学的特教班就投入30 多万经费,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残疾儿童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对特殊教育进行资源倾斜,进一步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负担。三是勇于创新。在目前国内仍没有统一模式 的情况下,佛山特殊教育的创新值得称赞:地域特色鲜明、市区分工明确、统筹协调发展。除市区两级共建特殊教育学校外,还通过建立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开创普 通学校附设特教班、送教上门等多种模式,构建了以特殊学校为骨干,以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重要形式,以社区服务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服务网络,确保残疾儿童 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另外,在特殊教育课程建设上积极扩延内涵。市启聪学校形成了“十二年全程式”劳动职业技能教育课程和聋儿培训课程体系;顺德区启智 学校探索人性化课程体系建设,并参与了全国智障教育课程标准制定工作等等,为推动我省残疾儿童享受教育权利积累了好做法好经验。佛山推出的残疾儿童十五年 免费教育政策,不仅在残疾儿童享受民生福利方面创造了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更重要的是主动把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两端延伸作了积极探索。
  据了解,目前,佛山市适龄残疾儿童在校学生1320人,三残儿童小学入学率99.10%,初中入学率达96.14%,听障生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 98.05%,基本实现了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双高”普及的目标。在落实《佛山市实行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一年来,全市全部免除在校残疾学生教育费用198.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