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最累最穷 缺口两成医院求贤

16.09.2014  09:51

广州的儿童医院很多时候都人山人海。(资料照片) 记者曹景荣 摄

有医院愿降低学历门槛 专家呼吁儿科医生培养“参照师范生待遇

  昨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萝岗中心医院)举行建院三周年大型医疗公益活动。记者从活动上获悉,由于萝岗仅有一家三甲医院,家长带孩子扎堆到该院就医,而儿科医生长期招不到足够人手,缺口达两成。记者获悉,目前广州乃至全国各大综合医院都在忍受着儿科医生短缺的痛苦。仅今年上半年,江苏、福建、上海、山东等地都传出“儿科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消息。

  文/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江澜、张明卓、王海芳

  中山三院岭南医院的儿科接诊量名列前茅。院长助理崇雨田教授表示,由于人手不足,医院儿科团队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仅能勉强满足病人的基本就诊需求。“最头痛的是我们招不到儿科医生。招聘时,应聘者一听要去儿科就摇头。”崇雨田说。

  中山一院一位院领导近日抱怨“连续多年招不到儿科医生”。“一线医生尤其是工作五到十年的骨干医生流失较多,人手缺口达三分之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主任方建培难掩忧思。他透露,按要求,三甲医院儿科普通病房床位和医生配置比例应达到1∶0.6,而该科一年门诊急诊量有23.8万人次,两个院区的儿科执业医师加起来只有48人,平时在门诊急诊值班安排上捉襟见肘。今年,该科有两名医生离职。

  记者获悉,广州一家在全国医院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三甲医院,近三年来陆续有儿科年轻医生辞职或者改行。一名颇有前途的主治医师甚至跳槽到一家知名幼儿园当校医,理由是“太累了,无法忍受无休止的加班”。

  儿科在绩效考核中经常“倒数三甲

  中山一院一位儿科专家表示,儿科医生在医学界被公认为“最累最穷的人”,儿科24小时都要收治病人,越到假期,儿科医生越要拼命加班。

  “儿科病人多,尤其是流行病高发期。”方建培每次出诊都要从早上八点一直坐到下午两点。“连坐六个小时,哪有吃饭的时间!”他说。

  据了解,儿科在医院各科室绩效考核中排行通常是“倒数三甲”。不少医院出台了倾斜性措施,例如儿科急诊医生可以拿到略高于医院平均水平的绩效奖金,但即使这样,儿科医生的整体收入在各科室排行中仍然“吊车尾”。

  “中国式”医患关系则令儿科医生面临巨大心理压力。崇雨田说,孩子得病,全家忧心,尤其是年轻家长很容易发火。而且儿科被称为哑科,儿童大都不能自述准确病情,主要靠照料者描述。如若描述不准确,也易造成误诊、漏诊,医生就要面对家长的冲天怒火,甚至遭到人身攻击。

  培养儿科医生

  需“开源节流

  更需患者支持

  “儿科医生人手不足,资深医生都走了,谁来给孩子看病?”对于家长的担忧,方建培深有同感。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出一张“开源节流将心比心”的处方。

  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建议医学院校恢复儿科学专业,且儿科医学生的补助标准要参照师范生的标准。

  其次,要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让医生的收入与付出相匹配。

  再次,当医生为孩子看病时,希望家长能少一分火气,多一分理解,配合医生一起对抗病魔。

  方建培指出,目前综合医院儿科接诊的病人,超过五成属于感冒发烧等“社区病人”。他呼吁落实分级医疗,提高社区医生诊治能力,让这些“社区病人”回到社区。

  “儿科医生短缺是社会性问题。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医疗资源,孩子一生病马上就想到大医院就诊。”萝岗区卫生局局长刘石表示,这也加剧了综合医院儿科接诊的压力。为了缓解综合医院儿科的压力,政府也在考虑吸引人才下沉到基层,通过医保报销制度分流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