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花瓷为贸易品 并非日用品

11.11.2014  14:31

  元青花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黄卫文,原题为:《元青花瓷最初不是日用品或为贸易品

  “青花”瓷器是指用含氧化钴(CoO)的青料在瓷胎上绘画纹饰,然后罩上透明釉,在1200℃以上的高温还原气氛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的工艺优点在于钴料的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窑内气氛对它影响较小,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呈色稳定,其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纹饰,具有明净素雅,永不褪脱的明显优点,因此其在元代一经成熟就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明清两代景德镇最大宗的产品,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我国古陶瓷文化的形象代表。成熟青花工艺的出现,无疑可称是元代制瓷最伟大的历史成就。

  目前古陶瓷研究者普遍认为,成熟的青花瓷器是元代出现的,虽然从考古资料来看,以钴料绘画纹饰的瓷器早在唐代已初见端倪,1975年扬州唐城遗址曾出土了青花瓷片,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巩义窑又发现了烧制这些“唐青花”瓷器的窑址,但这类瓷器的胎体瓷化程度不高,青料色泽灰暗,画面也是极为简单的点划纹饰,其制作工艺与元代景德镇成熟的青花产品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