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急着批评“冬日送夏装”

10.12.2014  19:39

  话题缘起: 7日,郑州多名残疾人致电媒体表示不解:残联冬季送温暖不送棉衣、被褥,却给每人发了两套少女裙裤。残联称物资多靠爱心企业捐赠,目前只有企业捐赠夏装,放到夏天再发放怕发霉,于是按照上级要求发放。

  ■ 毛旭松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当地残联冬季送夏装的发放做了充分的考虑,是在多种方法下做出的相对合理的选择。

  跟人们理解的不同,残联其实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对残疾人进行救助,主要还是依赖于企业的爱心捐赠,这就可能导致企业捐赠的物资与残疾人的所需产生偏差。比如这批夏装的捐赠方上海某女装企业肯定要考虑经营成本,将每年未能出售的反季节服装库存进行捐赠。对于残联来讲将这部分物资及时发放到残疾人手中未尝不可,虽然对御寒过冬无多大用处,但也可以由被捐助对象送给亲朋好友。在缺乏足够的捐助物资时,当地残联认真履行职责把物资发放到位似乎无可指责。

  根据残联负责人介绍,以前过年时也会发放一些米、面、油,可见残联并不总是特立独行“夏天送棉衣、冬天送夏装”,也是有一些应季的物资发放。残联的日常工作到位却让残疾人心里感到不舒服,其实受诟病的不应该是扮演尴尬角色的残联,而是物资捐助制度上存在着的不足。比如,要么在灾难发生之后各类物资涌入灾区直至过剩,要么就是普通地区捐赠物资严重匮乏,这就导致相关物资在捐赠渠道和救助渠道上均不畅通,致使相关工作无法正常运行。

  “冬季送夏装”致使被捐助对象心里不舒服,这是好事没有办好,并不存在渎职、不作为等状况。当然,这对今后残联等相关部门的救助工作是个很好的警示,除了在捐赠制度上加以完善,也要在日常工作中考虑周到。我们与其手握放大镜揪着残联不放,不如集思广益将暴露出的漏洞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