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古风存 后人力传承

18.06.2017  12:03

大洋网讯   今年是中国戏曲文学研究大家王季思、董每戡诞辰110周年,6月16日至18日,纪念王季思、董每戡诞辰110周年暨传统戏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举行,邀请了海内外110多位专家学者共襄研讨。

中大戏曲研究主要奠基者

王季思和董每戡两位先生,是20世纪中国戏曲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分别于1948年和1953年到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是中山大学戏曲文学研究及戏曲史学科建设的主要奠基者。

这两天,我把手头的《王季思文集》和《董每戡文集》认真看了一部分,除了感佩他们丰硕的学术成果,更感怀于他们对学术的执着和无私奉献。”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彭玉平说:“我觉得两位先生就是这样用生命去完成学术梦想的。

教学精神让人如沐春风

从1948年调入中山大学到1996年去世,王季思先生在中山大学任教48年;董每戡先生于1953年从湖南到中山大学执教,其间虽然遭遇多舛,文稿几遭散失,但从未停下治学步伐。

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还记得两位先生的言传身教:“我在中山大学求学期间,王老师教我如何从事古代戏曲考证校注的工作,董老师教我如何从舞台演出的角度看待剧本。

黄天骥回忆说,当时刚刚留校任教时,就被王季思先生耳提面命,枯坐在木凳子上一点点校勘文献。书斋苦读,《西厢记》一册,一读就是三年。而董每戡则鼓励学生走出书斋,既然要做中国古典戏曲研究,他就让学生到剧团中去,丰富的舞台实践,带来敏锐的学术感受。两位先生一张一弛,让学生受益终身。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上世纪八十年代求学于中山大学,他还记得当时上课的场景:“王季思先生给我们上课时,年近八十,手里拿着一纸讲课提纲,声音略小,我和另外一位同学,都会挨近老师听他讲话,听得多了,他的温州口音也就慢慢熟悉。老师说话是温软的,他说完一个意思,会稍作停顿,嘴角含笑,目光慈祥,看看学生的反应,然后再接着说。遇到要查什么书籍,学生可以进入老师的书房兼卧室,真正是沐浴在春风里。

(广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