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者:“汽车超市”在莞初现雏形

14.08.2014  10:05
自今年10月1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汽车4S店如同超市一样,可以销售多种品牌汽车产品。

  实施10年的汽车品牌授权管理体系将被打破。8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下称“公告”),自今年10月1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汽车4S店不再只销售单一品牌汽车产品,如同超市一样,可以销售多种品牌汽车产品。

   现状

  授权模式诟病多年

  《汽车品牌管理办法》施行之初,原本是为了最大限度将产销分开,实现区别管理,有利于行业规范发展。但对于汽车品牌销售而言,现实中却对厂家企业相当依赖。

  汽车品牌经销商开展连锁经营应当取得汽车供应商授权。汽车总经销商、品牌经销商设立从事汽车品牌销售活动的非法人分支机构,应当持汽车供应商对其授权和同意设立的书面材料,才能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网络规划方面,由汽车供应商为授权的汽车品牌经销商提供汽车资源及汽车生产企业自有的服务商标。汽车供应商拥有向社会公布其授权和取消授权的汽车品牌销售和服务企业名单的权限。反之,对未经汽车品牌销售授权或不具备经营条件的企业,则不得提供汽车资源。

  日常经营方面,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汽车供应商授权范围内从事品牌汽车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活动,并严格遵守与汽车供应商的授权经营合同,使用汽车供应商提供的汽车生产企业自有的服务商标,必须在经营场所的突出位置设置汽车供应商授权使用的店铺名称、标识、商标等,不得以任何形式从事非授权品牌汽车销售。

  在这种制度下,厂家与经销商从携手之初的分而治之变为后天形成的依附关系。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和消费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出现,单纯卖车的盈利模式已日渐被打破,经销商屈从于汽车厂家大量进货,导致汽车流通领域频出“压库”现象。本来赖以生存的汽车售后保养一块,随着国内反垄断的大势兴起,也彻底断了经销商杀鸡取卵的后路。

  分析

  短期内授权实质难改变

  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新政让不少经销商松了口气,今后或许可以不再受控于汽车厂家,但事实上,“厂家授权”仍然是汽车销售模式能否改变的核心问题。

  一家德系品牌市场部经理万先生认为,政策即使允许,经销商要卖车也必须得到厂家的授权。现有汽车厂家估计都不会轻易接受其他品牌汽车在得到自己授权的经销商店内进行销售,而这些内容一般早就有协议约定。

  短期内,厂商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很难改变。目前,国外进口汽车的销售大都是采用品牌授权和总经销商管理销售模式,甚至国内很多总经销商直接由国外汽车品牌投资兴建,在这种模式下很容易垄断市场资源、实施暴利营销。

  在一家进口车经销商看来,新政并没有约束汽车厂商如何供货授权,一些抢手的品牌供货渠道由厂商控制,即使国内经销商大量取得经营资质,无货可卖仍然无法改变产品的价格市场。

  早期的东莞汽车市场是以大卖场形式出现的,原来在莞太路上就有众多的汽车大卖场,记忆最深的莫过于黄河汽车城,不过这个汽车城早已不复存在了。早期的东莞汽车市场,大卖场的销量相当好,无论是什么车,只要一进入场内,就被消费者抢购。可是,随着汽车4S店的出现,汽车大卖场就慢慢被代替了。

  现在工商总局的规定,可能会使汽车大卖场再现,只是这种形式已经变成另一番景象,那就是店铺越来越豪华,规格越来越高档。但是无论怎么改变,最终的目的还是一样的,那就是商品车销售、维修以及保养。

  目前国内的汽车超市才刚刚兴起,但在有些城市已经有了先例,如北京北方轿车超市就同时销售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本田、广州本田等多个轿车品牌。

  东莞同鸿车行总经理翟卫东认为,传统4S店可以打造多品牌“汽车超市”和综合修理厂作为应对之法。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汽车行业也会有像苏宁、国美一类的汽车超级市场,消费者不仅可以在里面买到汽车,还能在里面买到烟酒、食品、饮料,甚至是衣服等生活用品,真正实现一站式购物。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