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上半年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产值约410亿
8月5日上午,市科创委陆健主任率队到访光明新区调研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光明片区相关工作,并与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张恒春座谈。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5月13日,深圳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我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示范区。这也是十八大之后,国家批准建设的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光明新区成立7年以来,始终坚持产业第一,大力实施园区聚集战略和大项目带动战略,平板显示、新材料、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新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2014年上半年,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产值约410亿元,同比增长约19.9%,约占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创新主体建设方面、创新创业培育方面、龙头企业发展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一批十亿、五十亿、百亿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在实现园区聚集方面,光明高新园区、三大产业累计入驻企业102家,总投资近800亿元,投产后预计总产值1200亿元,光明新区平板显示园区已聚集规模以上企业28家,年产值近400亿元,构建了完整的垂直产业链。投资244亿元的华星光电二期、投资12.4亿元的旭硝子二期动工建设,平板显示产业将进一步实现高端化、集群化、专业化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一流的平板显示产业基地。
张恒春在座谈会上表示,光明作为中心城区的示范点,如何发展产业和城市,是当前新区自主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新区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华星光电、文化创意、互联网空间、电子商务等领域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新区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要求全力做好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工作。他要求,新区个有关部门要加强合作与沟通,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继续发展新区优势新兴产业;进一步凝聚创新要素,提升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孵化培育能力。
会上,陆健高度肯定了新区作为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片区所取得的成就。他希望,新区作为新兴产业的聚集区,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创新示范区的产业结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与配合,共同协作制定具体方案加大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抓重点抓典型,从易到难,以部分带动片区的发展模式,推动示范区自主创新的发展,携手推进智慧城区的建设。
光明新区领导刘伟新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