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大单能让职校高大上吗?

08.12.2015  13:38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醒目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免除学杂费可谓是国家给中职教育派出的大红包,可是,免费大单能吸引和鼓励更多初中毕业生接受中职教育吗?能使职业教育走出困局吗?

  记得二十年前,中等职业学校是个香饽饽,有技术找工作不愁,相较于读三年高中还存在能否迈过高考独木桥的不确定性,许多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都选择上中专和技校,可如今中职教育却陷入生源不足的困境,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差距越拉越大。

  2015年,广州市各类职业高中、中专、技工学校计划招生共55683个,共录取39986人,计划完成率为71.81%,而北京的完成比例更低,仅有55.6%,不仅公办学校招生困难,民办学校的日子更不好过,部分民办职校一年招生不到100人。

  一方面是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却是中职院校招生数量的不足。让中职教育能跟上制造业转型的步伐,成为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重要支撑力量,已是当务之急。可是,免除学杂费却未必抓住了症结所在。

  目前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建立了“以免学费为主,国家助学金、校内奖学金为辅”的助学政策体系。2009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免学费补助资金195.3亿元,90%的中职学校学生享受了免学费政策。这个时候,再提出普惠型的免除学费的政策固然也能对中职学校的招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吸引力有多大,却未必见得。职业教育的尴尬,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要改变职业教育的困境,首先在于观念的变革。在许多人眼里,中职学校是没有出路的差生无奈的选择。要彻底改变这种观念,树立起技能高超的熟练工人是制造业的中坚与支柱的新观念。在德国,一个技能高超的熟练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科学家基本没有差距,这体现了整个社会对技术工人的认可和赞赏。当然,观念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还需要技术工人地位和收入的整体提高。

  目前国家已大力推动现代学徒制,培养更多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动手型”人才。此外,打通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通道,让学生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提升空间,也是吸引更多初中毕业生接受中职教育的良方。(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