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非公党建工作结硕果 “两新”党组织覆盖率均超80%

01.07.2014  12:02

  ●见习记者  刘晓娟

  据市委组织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简称“两新”)党工委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市3951家非公企业共组建党组织1004个,1047家社会组织共组建党组织472个,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85.1%和83.5%。“七一”前夕,记者走近我市基层“两新”党支部,探寻非公党组织对民营企业及行业发展的助推作用。

  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促双赢

  我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目标,在积极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促使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同时,帮助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带动产业发展。广东超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骨干党员化、党员骨干化”的工作理念,现有的47名党员中有8名高层管理人员和28名中层管理人员,包括业务、技术骨干16名。超华公司负责人表示,管理层和业务骨干中的优秀党员进入到党支部领导班子,党员中的骨干进入企业决策管理层,为企业发展和经营提供了很大帮助。

  在民营企业发展中,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拓创新,为企业员工树立了榜样。丰顺县培英电声有限公司的高音膜片原来一直靠进口,成本高且质量难于保证。在党员袁玉富的建议下,公司决定组织力量自行研制生产。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公司就自行研制成功高音膜片并投产,每月可节约成本2万多元。党员王彦则是培英公司的市场开发部经理,他经常根据客户的需求,在深圳的开发部研究设计样品后,迅速送回厂里组织生产。几年来,经过王彦联系开发的高档汽车音响扬声器产品有近百个规格品种,公司开发的汽车扬声器低音炮也由低档走向高档。

  为了给患病或遭遇不幸的员工提供援助,丰顺县泰昌电声元件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了“团结互助基金会”。每位员工每月出资一元,加上公司每月下拨的2000元专款,构成了基金会的资金来源。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说:“泰昌公司党支部会根据情况增加下拨专款金额,基金会每年都会拿出几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帮助职工解决重病大病医药费、子女上学等问题。”据了解,至目前,“团结互助基金会”共救助员工400多名,捐助金额超过15万元。同时,泰昌公司还采纳了党支部提出的建议,在丰顺县境内设立了两间分厂,吸纳当地社会劳动力600多人。

  党支部“催生”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有了联合支部这个平台,食品行业协会可以跟营养师协会、灵芝虫草协会进行跨行业合作。食品企业和灵芝虫草企业都能从中获益,这就是共赢。” 中共梅州市行业协会商会联合支部委员会(下称“联合支部”)支部书记朱宝寿告诉记者,联合支部成立后,为社会组织提供了跨行业的交流沟通平台,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了社会组织的抱团发展。

据了解,联合支部成立于2012年7月,成立初期覆盖了24家行业协会,但只有4名正式党员和一名预备党员。“支部成员太少太分散,组织一次内部会议难度非常大,只能召开网络会议。” 朱宝寿说,联合支部成立之初,党建工作难以开展,只能开展基础的摸查吸收游离党员工作。转折点是2013年7月的一次民主生活会。“参会的各行业协会党员通过交流擦出了火花,大家开始探讨如何让社会组织抱团发展。”他说,会上,联合支部领导班子提出共同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建议。朱宝寿表示,通过枢纽型社会组织,各个社会组织能联合起来,支部成员也能更好地发挥在各自行业协会商会中的影响力。随后,由联合支部牵头、汇集各社会组织的力量,组建了梅州市嘉应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借助服务中心这个平台,支部领导班子成功引入了具有建设广东省社会创新实验基地经验的管理团队,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梅州特色的“五孵化”培育模式,成功承接了梅州市民政局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管理职能。朱宝寿表示,通过孵化基地,社会组织实现发展壮大、良性运行,反过来又能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直接作用于社会建设。

  通过枢纽型社会组织和孵化基地,联合支部借助社会组织集中培育的平台,逐渐形成了社会组织党建新模式,联合支部党员数量已经发展到20名。下一步,联合支部将积极推行“社会组织+会员单位”党建模式,推动全行业党组织和党员参加活动、发挥作用,鼓励党员积极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带头参与社会管理和投身社会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