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引领社区自治 社区自治助推基层治理

18.07.2017  11:03

大洋网讯 “老百姓有了主动权,最想改造什么,我们就先改造什么?!”昨日,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党工委书记李小平说,老百姓事情老百姓办,最影响生活的事情优先办。据介绍,西村街分别建立起15个社区党支部和16个社区建管委,覆盖居民户数约4500户,占单位型社区的45%。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建管委作为工作主体主导参与并完成了长乐社区冰厂后街化粪池小连片改造等21个项目。

建居民积极参与自治体系

据介绍,西村街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北部,面积约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6万人。西村历史上既是老居民区,又是近百年的老工业区。

经过近年来的城市更新,西村的社区演变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新开发的商住社区,机关单位和国有企业宿舍楼房改后形成的单位型社区,以及其他原有的城市社区。西村街之所以选取单位型社区为突破口,是因为其相对第一种社区而言,民生问题更突出,相对第三种社区而言,熟人社会特点更明显。

为此,西村街选取历史形成的单位型社区为工作对象,将基层党建与居民自治有机结合,初步构建起以社区党支部为引领,以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为主体、以民生实事为载体的社区自治体系。

多解决群众关心的“小事

同时,西村街引导建管委把解决居民身边“最后一公里问题”作为社区自治的工作载体。譬如,结合街情,优先选取化粪池整治、自来水管网改造、消防设施维护和社区内路面修整等项目作为社区自治的工作载体。这些项目,听起来不大,但对于受其影响的居民而言则是天大的事,直接影响着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014年春节前夕,大岗元广啤雅苑居民楼发生化粪池堵塞爆管问题,幸在街道居委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于除夕前两天完成整治,才避免了在臭气熏天中过年;环市西苑钢管厂宿舍楼由于水压不够,经常遇到洗澡热水器打不着火的困扰;西湾东公安宿舍二楼平台常年湿滑、布满青苔,常有出入居民滑倒摔伤。建管委选取这些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作为工作载体,并加以妥善解决,较好地树立其在居民心目中的形象,从而为社区自治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经过三年的摸索和实践,西村街分别建立起15个社区党支部和16个社区建管委,覆盖居民户数约4500户,占单位型社区的45%。

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建管委作为工作主体主导参与并完成了大岗元桥荫坊社区路面改造、环市西苑钢管厂宿舍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广啤雅苑和华业里小区化粪池整治等21个民生项目,涉及改造资金约900万元。

目前正在推进的有广雅社区、增埗社区、西湾东社区三大综合改造项目。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大大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居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参与和主导这些民生问题解决,这种工作模式逐步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大大提升了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热情。

(广报记者曾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