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12.01.2016  11:05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凝聚了党心民心,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高度评价。

  把握党心民心所向,担负兴党兴国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召开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

  ●正视严峻复杂形势,勇担从严治党重任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串起历史的瞬间,更能感知潮涌的指向。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

  一年前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依然振聋发聩。

  自1993年后,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判断一直沿用“严峻”二字。新一届党中央见微知著、窥斑知豹,做出“严峻复杂”这一新的判断。

  正是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支撑。

  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面对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奇谈怪论,新一届党中央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不畏浮云遮望眼,踩着不变的步伐,把握节奏和力度,把党风廉政建设一步步引向深入。

  ●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纵深推进、亮点纷呈

  一年来,中央坚持加强纪律建设,把规矩意识深深刻印在8700多万党员心中——

  除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外,去年中央同步修订了党的廉洁自律准则。前者删除原条例中70余条与现行法律法规重复的规定,抬高了纪律底线;后者以300字的精简篇幅,标明了道德高线。

  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

  为在实践中切实把纪律挺在前面,中央纪委提出,要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是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是极极少数。

  一年来,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反腐、追逃、正风全面发力、驰而不息——

  随着京沪“首虎”的落马,全国31个省区市“打虎”全覆盖,所谓“反腐转段”“一阵风”等论调不攻自破。

  2015年,“打虎”力度不减,每个月都有中管干部接受组织调查。

  ●回应群众期盼,巩固执政之基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回应了人民群众期盼,巩固了党的执政之基。

  ——“打虎”,2015年,30多名中管干部被立案审查,40多名中管干部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件数、处分人数均多于前两年;

  ——“拍蝇”,2015年全国共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8万多起,处理9万多人,近2万人被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猎狐”,截至2015年11月,“天网”行动共追逃863人,追赃12亿元,首次实现追回人数超过新增外逃人数;

  ——查违纪,2015年前1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万多起,处理4万多人,给予党政纪处分近3万人,其中包括8名省部级干部;

  ——抓巡视,2015年,中央一级完成任务84个,实现对央企、金融单位全覆盖,半数以上中管干部问题线索来自巡视,省一级也完成任务2512个;

  ……

  一组组数字,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决心和能力。

  一件件事实,凝聚了党心民心,坚定了立场方向,树立了必胜信念,在全社会营造出风清气正、遵规向善的良好氛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即将作出新的工作安排,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人民群众参与支持,纪检监察干部奋发有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据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