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从四个方面入手改革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14.03.2017  20:02

一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河北唐山市调研考察、中央深改组第28次会议上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作为根本遵循,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推进我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二是立足防灾减灾救灾丰富实践。将“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在应急抢险救灾、受灾人员生活保障、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我省探索出的“健全领导指挥机制、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健全社会协同机制、健全省内对口援建机制、健全资金质量监管机制、尤其重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经验,转化上升为我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基本制度。

三是补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涉灾部门较多、管理体制不顺、部门之间工作脱节、救灾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的问题,着力解决部分地方小灾大报多报、灾情估报瞒报、统计口径不一的问题,着力解决部分地方“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够、等、靠、要”思想严重的问题,着力解决部分地方重救灾轻减灾、救灾工作与灾后恢复重建脱节的问题,着力解决防灾减灾基础薄弱、信息化建设滞后、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

四是着眼灾害多发易发突出省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针对我省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复杂、大灾连发频发、灾害损失严重”三大特点,把切实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小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为工作取向,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提升各类建筑设施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提高各种自然灾害应急救灾效率。(根据四川省民政厅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