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保护好围龙屋

28.06.2014  19:58


位于梅江区三角镇上坪村约亭顶的10多座古民居保存完好。(钟小丰 摄)

  ●本报记者  罗诚浩  张柯

  客家围龙屋是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之一,是客家精神的外在表现,更是梅州惊艳世界的历史地标。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客家人已渐渐搬出了赖以生存数百年的围屋,但客家人精神世界里神圣的围屋依旧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

  对于客家围龙屋的保护,梅州历届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朱泽君还专门作出批示:近年来,我市正全力将客家围龙屋进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凡是有保留价值、有历史积淀的围龙屋,一定要保护好并利用好,绝不能随意破坏,桥溪古韵和侨乡村的保护与开发,就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民居保护的最好例证。

  开展摸底调查

  科学分类保护

  热情似火的六月,在江南新城,三角镇上坪村约亭顶一处客家古建筑群吸引着记者的目光。这里毗邻安置区,仅周边就坐落着十几座保存完好的客家古民居。

  走进永鑫庐,精美的雕龙画栋尽显精致细腻的雕刻工夫,让人深深为之震撼;而在充满古朴气息的刘叶祖祠,两姓共公祠的巧妙布局展现了客家人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生活形态;还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复之故居七贤居,依稀能听见村里人讲述这位重乡情亲情的革命家的故事。刘复之的女儿刘霞玲告诉记者,这些老屋的保护都是年轻人去申请的,他们对于老屋情有独钟,更加注重保护。

  “在城市中保留一处客家特色的古民居,能够体现客家人旧有的生活面貌,别有风味。”江南新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叶绿娜告诉记者,这一处客家传统的古民居是我们江南新城予以保留的片区,日后将规划成一个生态文化创意园。

  约亭顶古民居是江南新城古建筑中成功保护的缩影,江南新城铁路以北已有一大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名人故居和历史建筑价值的特色客家民居,被列入拟保护建筑。像坜明村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围龙屋乔琳公祠,经过修缮已成为我市文化旅游的又一个新兴景点。

  对于这些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我市专门成立了由江南新城指挥部、文广新局、规划局及嘉应学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江南新城的老建筑进行了长时间的两轮摸查,进行了编号记录及背景调查,查明建筑年代并记录在册。市规划局编研中心主任王瑛告诉记者,为保护历史建筑,焕发历史建筑活力,同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这些传统建筑均采用政府统一征收、分类保护利用的方式进行保护。

  据梅江区文广新局工作人员介绍,江南新城传统建筑中,专家组推荐的66处历史建筑是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人文风貌和客家特色。未公布为文保单位且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政府会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予以落实保护措施。而传统风貌建筑有一定建成历史、能够反映历史人文风貌和客家特色的建筑物,经相关单位和文保专家研究后,明确对该类建筑实行统一征收,视工作需要确定利用方案。另外的82处危破建筑则存在安全隐患或无保留价值,经相关部门确认及业主同意后可进行拆除。

      梅州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客家古民居、古村落特别是客家围龙屋的保护工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9年,我市正式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将各县(市、区)累计上报的6000多座围龙屋一一进行拍照、考察、采访,完成了尺寸丈量和民居描述,最终挑选出30个单体建筑和3个群落作为最后的定点备选。

    由于近年来我市的客家古建筑保护工作出色,到目前为止,我市共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个(大埔百侯、三河、茶阳、梅县区松口)、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个(松口古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梅县区水车镇茶山村、蕉岭县南磜镇石寨村)、中国古村落5个(丰顺县汤南镇新楼村种玊上围、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湖寮镇古城村、梅县区水车镇茶山村、南口镇侨乡村)。趁着创建广东文化旅游特色区的东风,今年1月,我市又公布了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计50处),其中仅各类古民居及代表性建筑就占据41席。市政府更斥资500万元对这些文保单位进行有力保护。

    激发群众热情

    打造保护典范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是“申遗”的3个围龙屋群落点之一,这里人文底蕴深厚,村内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古民居116座,其中客家围龙屋38座。“申遗”激发了群众保护古民居的热情。南口镇党委委员余强说,近几年该镇投入了1000多万元着重对38座古民居围龙屋进行保护,在不断改善古民居周边卫生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进侨乡村客家古村落文化休闲旅游区开发进程。南华又庐建造者潘祥初的后裔潘伯说,镇里经常帮助整理室内环境,并在房子外面设置监控器,村民们也自发组织联防队员对村内古民居进行巡视保护,并成立保洁团队负责古民居的清洁工作。据统计,截至去年底,侨乡村接待游客数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00多万元。

    除南口镇侨乡村外,梅县区水车镇茶山村、雁洋镇桥溪村、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等一大批具有历史价值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古建筑群,不仅重塑了村落原貌,优化了村民的宜居环境,还孕育商机,增强旅游吸引力,带动当地村民致富。桥溪村蝶变历程更是其中典范。2012年,梅县区政府引入广东宝丽华集团对桥溪村进行整体保护开发,桥溪村最终以“桥溪古韵”景区的崭新面貌示人,开放首日便吸引了3000多名游客前往参观游览,目前已成为我市旅游市场的生力军。如今的桥溪村民既能在景区上班,还能拿到古民居保护补贴及景区分红,生活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