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全国低碳日 绿色科技照亮低碳生活

16.06.2015  13:26

  ●本报记者 练海林

  通 讯 员 刘志军

  昨日是第三个全国低碳日,“低碳城市,宜居可持续”是今年的活动主题。据了解,我市近年来在“居住和生活”方面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努力走出一条能源消耗做“减法”、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做“加法”的新路子。

  生活其实可以“很低碳”

  在兴宁城区永泰华庭住宅小区,五楼住户杨阿婆高兴地说:“小区去年主动给住户接入了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现在用热水非常方便。以前用电热水器需要打开电源,水够用了就关闭,非常耗电,又麻烦。”

  杨阿婆所指的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其优势是将太阳能与空气能双动力合二为一,在太阳露脸的时候,充分利用太阳能吸热加热水;阴天则启动空气能,吸收空气中的热能加热,可为住户节约大量电能,降低能源资源消耗。除此之外,永泰华庭小区还在光伏发电、太阳能路灯、废旧电池回收等节能、节水项目中投入大量资金,努力完善配套设施,为住户提供低碳、可持续的社区生活。接下来,该小区还将建设中水回收系统,实现污水有效处理,用于园林绿化的浇灌、养鱼和清洗公共空间。

  永泰华庭低碳社区建设项目入选2014年度广东省低碳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该小区也成为梅州唯一成功申报省低碳示范社区项目。目前,我市正在大力推广低碳社区的建设。

  房子也可以是“绿色”的

  我市不仅在生活方面关注低碳节能,更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芹洋半岛安置区从选址、设计、材料遴选等全方面按绿色建筑标准执行,整体建筑设计节能率达58.4%。目前,该项目已摘得省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一星标识。

  而在梅城万达广场项目,节水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梅州万达广场项目经理张令阳介绍:“我们有一套中水利用系统,施工用水、消防用水、降尘用水都充分利用雨水等资源,实现节能约50%。”

  记者从市住建局建筑节能办获悉,2013年起,我市新建的公共建筑和学校、机关单位等建筑,都采用了国家最新的绿色环保建筑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根据实际,我市正重点推广隔热防火性能好的加气混凝土、多功能复合一体化墙体材料等建材的应用。其中,利用电厂废弃粉煤灰来生产标准砖和加气混凝土砖块的做法,既解决了粉煤灰的处理问题,又实现了废物利用。

  目前,我市已经超额完成了“十二五”期间省下达的5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标识任务,近期有多个项目正准备申报绿色建筑标识;同时,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的建设项目多达83项约380万平方米。计划2015年至2017年,我市可实现2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星级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