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3.1%
新华社发
财政部24日公布,2014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42940.3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但同比仅增长3.1%。据分析,投资增速放缓导致用地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则导致了土地出让面积的萎缩,而违法违规用地也造成土地出让收入流失严重。
土地出让违法违规管理已箭在弦上。财政部建议,加强土地督察审计制度,全面清理土地优惠政策,严格土地供应合同执行管理,落实土地出让收支预决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土地出让收支信息公开制度,并进一步盘活土地出让收支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土地出让收入4.29万亿
财政部24日发布,2014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42940.30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招拍挂和协议出让价款37956.43亿元,增长1.7%;补缴的土地价款1886.89亿元,下降1.1%;划拨土地收入935.94亿元,增长5%;出租土地等其他收入2161.04亿元,增长43.1%。
分季度看,受2013年下半年签订的土地出让合同价款延续分期缴库影响,2014年1季度,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增长40%。但从2季度开始,全国土地出让收入逐季回落,分别出现14.2%、0.5%及21.6%的下降。
土地出让支出方面,2014年,全国土地出让支出41210.98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成本性支出33952.37亿元,同比增长0.7%,占总支出82.4%;非成本性支出7258.61亿元,同比增长1.1%,占17.6%。
值得关注的是,在成本性支出中,征地拆迁补偿支出略降,土地开发支出增长较快。在成本性支出中,用于征地拆迁补偿支出21216.03亿元,同比下降2.5%;用于土地出让前期开发支出9206.38亿元,同比增长7.3%;用于补助被征地农民、土地出让业务支出等其他成本性支出3529.96亿元,同比增长5.1%。
据解释,用于征地拆迁补偿支出减少,主要是当年使用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同比下降41.5%,征地面积相应减少所致;用于土地出让前期开发支出增加,主要是各地落实“净地”出让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土地出让前期开发整理力度。
地产市场低迷是原因之一
虽然4.29万亿元的土地出让收入再次刷出土地史上历史新高位,但同比仅3.1%的增速却有点出人意料。以2013年为例,全国土地出让收入首次突破4万亿元,实现了40.3%的同比增长。
“投资增速放缓导致用地需求不足,是土地出让收入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财政部指出,受投资增速放缓的影响,工业仓储用地、房地产用地需求不足,2014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实际供应面积60.99万公顷,同比下降16.5%。其中,工矿仓储用地14.73万公顷,下降29.9%;房地产用地15.14万公顷,下降25.5%;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31.12万公顷,下降1.9%。
而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也导致了土地出让面积的萎缩。2014年,全国土地出让面积27.18万公顷,同比下降25.9%。其中,住宅用地下降26.1%。全年土地出让合同价款3.34万亿元,同比下降20.6%。
近几年来,由于土地资源稀缺,特别是优质地块越来越少,导致地价继续上涨,但除工业地价温和上涨外,其他地价涨幅逐季回落。2014年,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地价、商服地价、住宅地价,分别从1季度同比上涨7.6%、8.2%、9.5%,回落到4季度的5.2%、3.9%、4.8%;工业地价同比涨幅,从1季度的5.2%提升到4季度的6%。
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
据统计,全国土地出让价款从2001年的1296亿元到去年的4.26万亿元,14年来增长超过30倍。在许多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已占地方财政收入的约1/3左右。但土地征用、招投标、资金来源和使用、日常管理等环节却存在不小漏洞。
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迫在眉睫。自去年8月开始,中国审计署启动全国土地出让金收支和耕地保护情况的全面审计。其中2008—2013年6年间地方政府约15万亿元人民币的土地出让收入是审计的重点之一。
财政部建议,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应该加强土地督察审计制度,及时查处和纠正土地征收和供应违法,建立健全土地出让收支审计制度,并将土地督察和审计结果作为地方领导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对于此前各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频频祭出的土地优惠政策这一“招式”,财政部建议叫停,废除各地自行出台涉及土地出让收入减免缓政策。对于已经制定的优惠政策,包括先征后返、列收列支、财政奖励或补贴等变相减免政策,应当一律全部予以取消。
在土地出让收入征管方面,财政部建议严格土地供应合同执行管理,土地出让收入原则上采取直接缴库方式。全面清理土地出让收入财政专户,取消过渡性账户,确保土地出让收入及时足额缴库。(赵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