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扶贫日 南粤齐参与

18.10.2015  14:03
 

 

   17日是我国第二个“全国扶贫日”,也是世界第23个消除贫困日,今年扶贫日行动口号为“扶贫济困,携手同行”。我省各地、各社会组织积极行动起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开展丰富多样的扶贫济困活动,为“全国扶贫日”增光添彩,为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完美收官助力。

   广东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今年“全国扶贫日”活动主题和目标,各系统各单位将立足行业特点,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开展科技扶贫、劳务扶贫、旅游扶贫,兴办实业、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兴教助学、送医送药等行业专项扶贫活动。

   书画义卖助老区改善医疗条件

   14日,由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省老区建设基金会主办的“思源反哺老区,助解医疗困境”书画作品专场义卖会在广州白云山聚贤殿举行。本次专场义卖会旨在配合全国和我省第二个全国扶贫日的开展,是我省全国扶贫日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陈开枝在义卖会现场表示,改革开放后的广东老区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但由于地理区位等因素,多数老区经济发展仍落后,一些老区仍处于贫困状态。特别是那些经济欠发达的老区,乡镇卫生医疗方面存在的困难尤为突出。“思源反哺的责任感驱使我们开展此次义卖活动。

   据了解,本次书画作品捐赠义购活动,共筹集1000多万元资金,将全部用于帮助我省老区乡镇卫生院添置急需的设备,提高老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解决老区缺医少药和群众看病难的困苦,并以此践行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为老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互联网+扶贫”优化扶贫资源

   在第二个“扶贫日”到来之际,由省扶贫开发协会推出的“广东扶贫”APP也将于近期正式上线。这是国内首个由社会组织主导开发的扶贫综合移动信息平台,也是我省首款全省性扶贫开发类APP产品,是对“互联网+扶贫”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全新尝试。

   “广东扶贫”APP集扶贫政策发布、扶贫力量动员、扶贫产品推广、扶贫资金筹集、扶贫资源对接、扶贫品牌打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分为三大模块:一是“农产宝”,主要为贫困地区土特产品提供移动电子商务直销平台;二是“众筹宝”,主要为贫困地区实施经济发展项目和民生公益项目构建社会化市场化筹资平台;三是“爱心宝”,主要通过“一对一”方式进一步在公众中普及“微公益”理念,同时为贫困群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

   “‘广东扶贫’APP紧紧依托社会组织力量,在优化扶贫资源方面,既能盘活存量,又能扩大增量,必将为扶贫开发开启一道天地宽广的大门。”广东省人民政府特聘参事、省扶贫开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钟韶彬表示,伴随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扶贫开发模式的深度解构,将“双创”“众筹”等概念借助移动数字产品引入扶贫工作成为积极因素,已势在必行。

   “梦想知识包”改善贫困村办学条件

   在去年“全国扶贫日”期间,扶贫开发协会以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2571个贫困村的中小学生为重点关注对象,发起了“梦想知识包”项目,面向社会广泛动员爱心企业、人士为贫困村村委会订阅涉农性报刊,为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捐献课外读物,旨在改善贫困乡村的办学条件和文化环境,尝试探索知识扶贫、文化扶贫的途径和机制。

   今年,省扶贫开发协会还将开展2015年广东“梦想知识包”活动,发动社会各界及市民群众以捐赠图书为主的“梦想知识包”,让贫困乡村学龄儿童有更多的课外读物。

   ■资讯

   杨国强获2015中国

   消除贫困奖创新奖

   扶贫济困,贵在践行。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响应号召、慷慨解囊,为我省扶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今年10月,践行教育扶贫18年的杨国强先生荣获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创新奖,成为广东唯一的获奖代表。

   出资数亿元创办全免费学校

   2002年,杨国强出资2.6亿元创办了全国唯一的纯慈善、全免费的高中——国华纪念中学,在全国招收家庭贫困、成绩优秀、心智健康的学生。学校不但承担学生在校所有费用,还提供助学金直至学生完成大学、硕士、博士所有学业。13年来,国华中学共接收了2356名处于辍学边缘的学生。

   2013年,杨国强出资3.5亿元创办了全国唯一全免费的大专院校——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2014年学院正式开学,目前共招收672名贫困学子,所有入读学生不仅免除一切费用,还发放日常生活补贴。学院尝试校企结合办学模式,结合碧桂园的企业经验和学院的专业知识,培养真正实干、能干的技术人才。

   成人职教进村3年培训16469人

   2012年,杨国强在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开展“送技术技能下乡培训项目”。该项目以自愿为前提,对全镇16—60周岁适龄劳动力开展免费的技术技能培训,派驻工作人员驻扎在水头镇,与村民同吃同住,执行该项目。除了开展培训,项目还积极探索人才输出,联系人才公司和用工单位,多次组织现场招聘会,疏通就业渠道,帮助受训农民找工作。

   3年来,该项目免费培训16469人,其中8150人取得叉车、电工、家政育婴师等9种职业资格证书,通过推荐就业,3828人进城就业。比如月嫂黄月英,原先是村里种田的农妇,经过技能培训成为月嫂,月薪达8000元,实现了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