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文明 梅州先行示范

06.08.2014  13:16


桥溪古韵青山绿水环绕,就是一首田园诗。(钟小丰 摄)

  【核心提示】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联合下发通知,批准梅州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之一,意味着梅州生态文明建设正式跻身“国家方阵”,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担当起先行示范的排头兵作用。这是我市纳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后获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梅州生态文明建设必将翻开新的美好篇章。 本报策划了这一专题报道,回顾入选历程,剖析示范区带给梅州振兴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强大动力,以飨读者。


朱泽君亲自担任主答辩人,精彩的答辩博得满堂喝彩。

    【经典之作】     精心筹划精彩讲解水到渠成
  朱泽君担任主答辩人,专家肯定梅州生态优势     日前,我市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而过去11个月中,我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简称《方案》)修改逾30次,市委书记朱泽君数度北上咨询部门专家意见。在北京召开评审会时,他还担任主答辩人,精彩的答辩获评审专家肯定。     提前占先机迅速出方案     今年4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组织的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在京举行。此时,距离国家正式发文通知开展此项申报工作到国家层面专家评审论证仅5个月余,而我市却准备了7个月。     原来在去年10月,朱泽君获悉国家将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信息,随即部署我市开展申报前期筹备工作:联系上级部委、向其他兄弟地市学习、与专家团队接洽……12月11日,《通知》下发后的第二天,我市发改等部门向市委主要领导递交了《方案(草稿)》。随后,《方案》编撰工作启动。“当时大部分地市刚获悉《通知》不久,我们提前着手抢占了先机。”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领导重视和准备充分使创建工作有优势,为突围 “十选二”省级评选打下基础。     精彩答辩让专家入神忘时     今年2月,广州、深圳等市带着《建设方案》汇集一堂,参加我省召开的建设方案“十选二”竞评。我市凭借丰富的生态资源、扎实的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力压“群雄”,与韶关一同成为我省两个参加全国申报的地级市。新一轮意见征求工作随即展开。有关部门带着《方案》数次北上,并及时与省内有关专家会商。4月,来自30个地区的56个申报人对各自实施方案进行展示论证,朱泽君带队前往,并担任答辩人。26日上午,朱泽君围绕我市市情市况、示范定位等方面,倾情推介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据工作人员回忆,在30分钟的陈述过程中,台下专家一度被朱泽君的精彩讲解所吸引,甚至忘记提醒超时。现场专家组负责人随即表态“你讲得太精彩,我们听得入迷忘了提醒时间,责任在我们”。最终,评审专家建议将我市和其他54个地区纳入第一批试点。


梅州市生态安全格局

    【闪光轨迹】     生态文明 接力传承
  ——梅州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综述     2014年的盛夏骄阳似火,喜讯从北京传来:我市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喜讯振奋人心。2003年我市首次提出“四个梅州”的战略构想,到“绿色崛起”,再到变经济后发为生态先发探索山区科学发展新路。一张蓝图绘制而成,一任接着一任干,“生态梅州”的领跑之路,离不开各级领导支持,离不了全市干群锲而不舍的努力。     从“四个梅州”到“绿色崛起”     2003年初,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对东西两翼及山区腹地发展制定了目标。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成为当时梅州面临的新课题。全市上下都渴望以新思路推动梅州实现跨越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四个梅州”即是坚持以开放梅州为先导,工业梅州为重点,生态梅州为基础,文化梅州为动力,把“四个梅州”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到加快山区发展、全面实现脱贫奔康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去。在实施“生态梅州”进程中,我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以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为核心,努力构建良好的生态林业体系、农业体系、旅游体系等,全面提升区域生态质量,逐步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的生态经济区。     绘出蓝图,一任接着一任干。2007年底,市委市政府描绘出梅州“绿色崛起”的美好蓝图:把梅州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浓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具有充分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发展优势,建设宜居城乡,集聚发展要素,培育绿色产业,走出一条与传统模式不一样的、具有梅州特色的发展新路子,争当全省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市。“绿色崛起”是“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内涵的深化和完善,两者一脉相承。     创建特色区助力生态先发     从“四个梅州”到“绿色崛起”,再到变经济后发为生态先发,梅岭大地推进生态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市委书记朱泽君明确了梅州的生态发展战略:创建广东文化旅游特色区,培育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建设特色宜居城乡,坚持统筹城乡、产城联动、城乡互动,打造“城是宜居区、乡是生态园”;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做好耕山致富文章。同时,要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变生态资源为生态产品,变经济后发为生态先发,奋力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争当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秉承“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科学理念,倡导修路种树搞卫生、修身立德讲文明,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建设“城是宜居区、乡是生态园”,创建广东文化旅游特色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动绿色的经济崛起。     如今,山更绿了、水更净了、空气更优了、能耗更低了、人居环境更好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梅州的人气更旺,仅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1074.78万人次,同比增长44.52%,旅游总收入105.87亿元,同比增长43.68%。后发优势也更强,高新技术产业纷至沓来。     绿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从“生态梅州”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满怀全新“生态梦想”的梅州人民,在这条大路上越走越自信!     【权威解读】     省社科院专家:
  三大利好加速推动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对我市有何利好,该如何打好生态文明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对此,记者采访了省社科院的专家,进行权威解读。     获批示范区或有三大利好     “梅州这次获批示范区,意义重大。既是对梅州过去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实践的肯定,又将对今后继续探索生态文明道路提供强大动力。”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赵细康认为,梅州坚持生态立市,走出了一条以最小的生态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路子,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树立、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建立,生态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赵细康说,获批示范区将给梅州带来三方面的利好。一是缓解生态建设的投资压力。国家明确表示,在进行试点示范时,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等资金会向试点地区倾斜。二是这次活动由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联合推出,意味着梅州该项工作可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相关政策将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三是将扩大影响力,让更多人知悉梅州的生态资源优势,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旅游和农林产品开发等,加速推动梅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融合政策推动大发展     梅州该如何以此为契机打好生态牌,把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省社科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曾云敏认为,梅州不但将生态旅游与休闲、客家文化、商务等相融合,而且养生、健康保健等都已与旅游相结合。要打好生态牌,梅州应坚持该思路不动摇,逐步形成以生态优势为龙头、多维价值联合开发的格局,通过旅游与农业、林业的联动开发,生态游带动休闲游、体验游、养生游等多种方式,充分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赵细康则认为,一要抓住大生态建设重大项目优先向示范区倾斜的契机,与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等扶持政策相结合,加速建设一批大项目,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二要利用好梅州生态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生态适宜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绿色生态产品优势突出等,积极探索生态保护的新机制。三要利用好示范区相关政策,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先行先试。


五指石景区满目苍翠,俨然一幅天人合一的画面。

    【乘势而为】     多方联动打好生态文明牌     乘着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东风,我市各部门及各县(市、区)上下联动,乘势而为,将全力打好生态文明牌,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发改部门:正抓紧研究实施方案     发改部门正围绕《梅州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要求,抓紧研究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各项任务。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力争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全社会都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国土部门:优化土地开发格局     国土部门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做好建设规划工作,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布局,明确具体年度建设计划。加快推进我市“三旧”改造工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城市形象提升和功能完善、城乡人居环境改善。     林业部门:盘活资源做优生态林业     林业部门将加快植树造林,提升生态功能等级。在梅州市区周边、县镇城区周边建设一批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加强森林公园步道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惩防并举,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建设生态工业体系和碳汇交易平台。     平远县:根植生态文化打造景点     平远县将重点打造五指石景区,开发客家相思谷景区、佛文化旅游产业园,科学规划建设龙湖景区。抓好旅游干线、景区周边的绿化美化工程,打造连接五指石、相思谷、佛文化旅游产业园的快速交通干线。坚持发展精致高效农业与促进生态景区互补结合,将农特产品、农耕文化与旅游资源融为一体。     蕉岭县:生态优势助力长寿产业     蕉岭县将做大长寿旅游、做活养生地产项目,打造长寿食品品牌。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不断做大做强名贵树木、毛竹产业,强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构建由镇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绿核、山地生态屏障、水源涵养林生态屏障、石窟河水系网组成的“一核、两屏、一网”的自然生态安全格局。     相关解读     梅州示范定位:     1、沿海发达省份落后山区绿色发展先行地     2、生态产品开发示范区     3、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4、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验区     梅州建设目标:     梅州计划通过5年努力,形成“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建立起相互衔接、边界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形成较大规模的生态适宜型产业体系;建成全国知名的健康休闲疗养旅游基地和文化产业城,以及“城是宜居区、乡是生态园”的特色宜居城乡;把梅州建设成为全国沿海发达省份落后山区绿色发展先行地、生态产品开发示范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及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验区,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探索任务:     1、探索建立推动生态文化融入客家文化的政策机制     2、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3、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干部考核体系     策划:张德祥 王赢杰     统筹:李锦让     采写:曹优生 张 柯 王玉婷     黄 焱 杨 敏 刘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