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精英广州大比拼

24.06.2018  17:11

一名参赛选手在现场演讲。   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

大洋网讯 22日,2018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56个代表队、186名科学达人,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有10名选手获得大赛一等奖。曾理、董毅、崔松等10位选手被授予“十佳科普使者”称号。曾理、刘丹萍获“最具人气奖”,曾理、李淼获“最佳形象奖”,徐江美、向杰获“最佳口才奖”。

据介绍,本届大赛较去年规模更大、范围更广,新增了青海、西藏、四川、工业信息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等多个代表队。参赛选手里,不仅有经验丰富的讲解员,还有许多跨领域的科普传播者,包括老师、大学生、研究人员、社会志愿者等。此外,澳门代表队派出3名选手参赛。

从天文地理到生物气象,从疾病防治到生活百科,选手们巧用“音乐”“多媒体”等手段,将严谨深奥的科学原理讲得通俗生动。人脸识别、区块链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人造太阳、散裂中子源等讲解主题,不仅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热点科技,也生动展示了我国前沿科研成果和重大科研进展。“会动”的植物、天空中最准的表、最古老的眼睛、会打太极的建筑、不一样的糖葫芦……这些趣味话题,让公众了解了科学有趣的一面。

澳门代表队选手吴年继带了一张特制的“床单”走上总决赛舞台。他将平展开的床单当成宇宙,一一解析地球自转、公转等天文奥秘。

博物馆里的中国制造有多厉害?重庆代表队的吴晗在总决赛介绍一种出现在青铜等金属器物的古老精密铸造方法——“失蜡法”,中国人将其应用在飞机涡轮叶片制造上,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拥有自主研制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唾液也可以测基因,“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拥有完整的30亿个DNA代码,他们脱落在唾液中,让唾液实现了基因检测的功能。”,中科院西安分院的杨燕讲解了唾液检测基因的原理、优势和流程,让人对基因检测有了新的认识。

据广州市科创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广州第五次承办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本届大赛从线上到线下,共计吸引了超过800万人次受众关注和参与,社会各界参与科学传播,支持科技创新的热度在不断上升。

(信时记者成小珍 通讯员吴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