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全城通缉登革热“元凶” 清积水让伊蚊无处可藏

26.09.2014  08:57

   东莞时间网讯 昨天一大早,南城蔡女士出门前叮嘱婆婆,不要带1岁多的女儿到小区绿化和积水多的地方玩,家里也要多熏蚊灭蚊。这是因为蔡女士被登革热疫情吓到了。

  东莞登革热疫情来势汹汹,蚊子尤其是白纹伊蚊是罪魁祸首,也是登革热的唯一传播途径。

  本来蚊子这家伙就让人讨厌,现在出了登革热这摊子事,更是人人喊打,各位亲们纷纷出“奇招”防蚊驱蚊,从清积水、烧蚊香、涂蚊怕水、挂蚊帐到用驱蚊软件、戴驱蚊手环、维生素泡水涂抹、屋里放碱水盆……

  为什么白纹伊蚊杀伤力这么大,这些五花八门的防蚊灭蚊招数究竟哪种更有效?

  疾控专家说,网上很多灭蚊方法其实没有科学依据,因为白纹伊蚊一生有三分之二时间在水中度过,清理屋里屋外的积水最靠谱了,挂蚊帐、装纱窗等物理驱蚊方法也不可少,必要时可使用蚊香、涂蚊怕水等化学办法对付蚊子。

   登革热“元凶”早晚出没多

  早晨和黄昏少到树荫草丛间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出招防蚊灭蚊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下蚊子这坏东西。

  根据东莞市疾控中心监测,东莞的蚊子主要有库蚊、伊蚊,还有少量的按蚊,按蚊传播疟疾,库蚊传播乙脑,伊蚊传播登革热,其中的白纹伊蚊、埃及伊蚊,都是传播登革热的“元凶”。

  我们要重点说的就是可恶的伊蚊,最常见的伊蚊为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的唯一元凶,成蚊胸背和脚部都有白色间条,又叫花斑蚊。

  白纹伊蚊喜欢在小型积水地,如盆、罐、缸、水池、水生植物盆景、树洞、竹头、轮胎等地方孳生出没,小积水多的地方及其附近就会分布较多。

  它们主要日间叮咬动物和人吸血,早上10点前和下午4点后是白纹伊蚊活动的高峰期,吸血高峰在下午4至5点,次高峰在上午9至10点,大家最好避免在它们出没的时段在树荫、草丛等地方逗留。

  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内大量复制,它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他人,从而导致登革热的广泛传播。

   蚊子一生有10天在水中度过

  清除积水防蚊灭蚊最靠谱

  大家有没有发现,只要一有登革热发生,疾控专家总是不厌其烦地让我们清理积水,这是因为蚊子的一生有三分之二时间在水中度过,积水正是蚊子孕育的生命之源。

  蚊子的生长周期分为4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蚊),一般需要15天左右,其中约10天都在水中度过,主要产卵地点是在小积水中,雌蚊每次可产卵100至200粒,气温越高,蚊子生长繁殖也越快。

  因此,疾控专家说,如果要从源头上消灭蚊子,最靠谱的办法就是从水源下手,把屋里屋外的积水都清掉,及时清理打扫卫生死角,杜绝脏水、死水。

   10~11月是蚊子繁殖高峰

  11月以后才度过登革热高危期

  东莞市疾控中心近年来的监测表明,一年中蚊子有两个密度高峰,分别在5~6月和10~11月。

  疾控专家说,蚊子繁殖生长最适宜温度是25℃~33℃,蚊子一生大部分在水中度过,湿度也会影响蚊子的生存和活动,因此,上述几个月份的湿度和温度都适宜蚊子“传宗接代”。

  因为气温过低或过高,蚊子繁殖速度就会减慢甚至停止。在气温10℃以下时基本上没蚊子,因为它们几乎停止生长繁殖了。但如果温度过高,蚊子的死亡率也会上升。

  在东莞,9~11月都是登革热高峰期,因为一般到11月以后才会真正结束高温高湿天气,蚊子的数量开始慢慢减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