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运动昂扬精神 深入东莞城市基因
■1956年6月7日,东莞石龙举重选手陈镜开成为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2017年6月,第十三届全运会龙舟项目预选赛在东莞举行,这项传统运动在莞邑大地掀起新的竞技热潮 本报记者 杨泽彬 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月初在天津结束的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中,东莞运动员在竞技体育项目收获7金6银4铜、40余人次进入前八名,按照官方成绩对比,这样的表现在全运会35支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团中可排在第15位上下,“运动之城”的风采昂扬彰显之余,再次让外界对于这座岭南名城更加聚焦:作为地级市的东莞,体育为什么这么强?
解答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对东莞体育的发展再度回溯:自古以来便分外活跃,1949年后进入专业发展期,改革开放大潮中与体育职业化互为助力,进而形成“运动之城、篮球城市”的喜人格局,职业、专业、群众体育同步迈进,大型赛事提升城市形象,蓬勃向上的东莞体育事业,已经成为深入城市基因的文化特质——正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在全运会后所作的批示中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东莞体育事业未来无疑将为东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率先迈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峥嵘过往一路传承
回顾东莞体育史,近代以来便开始成为岭南特色:而今标志性的篮球运动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于莞邑大地萌生,1935年东莞中学“幼雄”队夺广东省篮球赛乙组(少年组)冠军,四十年代“华青”男篮蜚声省内;被称为“美人鱼”的杨秀琼于1933年10月至1935年,在全国及远东运动会上荣获女子游泳6项10次冠军,东莞与世界因为体育直接关联。
1949年后,东莞体育继续扎实迈进,东莞县(市)委、县(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推动体育运动,东莞青少年业余体校、石龙镇业余体校、道滘镇业余体校等培训基地接连成立,一批体育场地设施落成启用,游泳、篮球、龙舟、舞狮等活动广泛开展。
这其中,石龙举重作为东莞体育代表项目,最先为中国扬威:1956年6月7日,石龙选手陈镜开在中苏举重友谊赛中,以133公斤成绩打破美国运动员保持的132.5公斤世界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成为中国首位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此后陈镜开先后9次打破世界纪录,5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7年5月11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决定授予陈镜开银质奖章,同样是中国体坛第一人。
在“举重之乡”的浓郁氛围中,东莞健儿继续为国争光: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同样来自东莞石龙的曾国强在男子52公斤级比赛中以235公斤的总成绩夺得金牌,为中国代表团拿下奥运会第二枚金牌,而这也是中国举重的奥运首金。
顺势而为全面夯实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东莞在经济飞速前进的同时,体育事业同步迈进,根据资料显示,1979年到1987年期间,东莞体育运动学校(中专)正式成立,各镇区体委相继组建,游泳、举重、篮球、龙舟、醒狮、武术、棋类、钓鱼、长跑、老年人、商业、邮电、个体户等体育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体委独家办体育”的单一模式率先得到突破,而今回看,这当属东莞体育百花齐放状态的先期积淀,“龙舟之乡”“游泳之乡”“龙狮运动之乡”联动为之添彩。
深受东莞群众喜爱的篮球运动,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步进入国内舞台:1984年国家体委举办“丰收杯”全国首届农民篮球比赛,参赛队伍需满足队员由农民组成、所在镇经济较为发达(人均年收入800元以上),最终代表广东参赛的东莞常平一路夺冠,就此开启了外界对于“东莞篮球”的最初认识。
紧随而至的九十年代,中国体育以足球为代表,率先进入职业化阶段,在改革开放方兴未艾的时代浪潮中,东莞主打“宏远”品牌,通过与广东省足协共建组队,借以在转会市场上的大手笔操作,一举成为国内焦点。以此模式顺承发展的宏远篮球,也从1995/1996赛季、CBA元年开始亮相中国篮坛,并在此后二十年中八次拿下联赛总冠军,两次全运会冠军。本次天津全运会,宏远继续输送、组队代表广东参赛,最终获得青年组冠军、成年组季军殊荣,稳稳夯实了南粤大地的篮球基础。
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在不断内部升级的发展节奏中,东莞体育在2000年前后继续给出令世界惊叹的强力表现——目前中国篮球的扛鼎人物易建联,在东莞最先开始站上CBA赛场,直至远赴NBA、走向国际舞台;中国斯诺克代表人物丁俊晖,年少时正是在东莞这片体育沃土充足磨砺,进而展翅翱翔;以农民身份登上北京奥运会赛场,直至本届全运会携子联手为广东拿下冠军,马术运动员李振强的经历,足以看作是别样的“东莞奇迹奋斗史”;从梁富亮(体操)、李佩璟(射击),到王凯华(田径)、张全(赛艇)、郭建力(现代五项),东莞专业体育从未缺席国内顶尖,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希冀……
更高起点继续升级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几十年来不断积累着辉煌成就的东莞体育,在当下新的历史节奏中,依然有着继续冲击的昂扬后劲,且不断探索新路,体育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更为多样,且相得益彰。
一如本届全运会“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核心思维,东莞市体育局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工作当中,依靠城市强而有力的职业、专业水准支撑,着力打造的“全民运动之城”更为切实,且与百姓生活相结合,以标志性的篮球运动为例,在这座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广为人知的“过万块篮球场地”,呈现出的是“天天有比赛,处处有球打”的激昂景象。
东莞篮球根植大众,城市运动氛围更为火热: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数据,东莞全市体育场地总数为13246个,其中12547个属于各镇(街),其中多数公共体育设施已经在平日里向市民免费开放。在东莞,体育硬件设施从来都是城市规划中的“必备项目”,除了篮球、足球场地,体育公园、城市绿道等也是随处可见。预计到2020年,东莞将实现全市超过9成以上的公共体育场馆以免费或低收费的形式向市民开放。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美好愿景,已然成为东莞活力绽放的真实写照,在体育更加彰显城市魅力的现实中,东莞近年来通过举办一系列赛事,展现了自身昂扬向上的一面:201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2016年东莞国际马拉松赛、亚欧乒乓球全明星对抗赛,2017年亚洲马拉松锦标赛,2019年男篮世界杯,东莞正在以体育为名,用更加自信的微笑走向世界。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根本方针,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更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目前东莞正全力推进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是新常态下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在努力与汗水的不懈追求中,东莞体育必将释放更为灿烂的光彩!
专题策划:雷石鹏 何杰
专题统筹:刘爱琳
专题撰文:王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