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视野下不一样的东莞
一位年轻人在东莞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找书。
当茶文化与阅读相遇,当休闲骑行与阅读碰撞,会散发什么样的魅力?近日,随着“4·23世界读书日”的临近,东莞图书馆策划的骑行、品茶和阅读等系列活动相继拉开帷幕,“全民阅读”日益升温。
在今年年初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的中外记者会见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谈及“全民阅读”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并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事实上,经过10年时间对“图书馆之城”、“学习之城”的打造,东莞这座久负盛名的“制造业名城”构建了立体式的“全民阅读”体系,市民乐于阅读悦生活,品书品生活。东莞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的引领平台,不断丰富阅读的内涵,先后引进了骑行、茶文化等系列文化活动,引导市民体验不一样的阅读,倡引高雅、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世界读书日期间策划40项活动
4月18日,市民方晓像平时的周末一样,来到图书馆借书读报。与以往不同的是,他没有沉浸在书海里,而是被“中国茶文化起源及发展展览”吸引住了,静静地站在展出古今中外茶叶、茶具和200多本茶文化书籍的橱柜前,认认真真地看了一个多小时。
“品茶·品书·品生活”系列活动是今年东莞图书馆围绕“4·23世界读书日”策划的重要活动之一,活动内容包括茶文化图书展、茶文化实物展、中国茶文化起源及发展图文展、茶诗美文朗诵、茶艺表演、藏茶文化专家雷波分享《发现藏茶》、六堡茶专家彭庆中分享《六堡茶》、书法家现场挥毫茶联茶语赠予到馆读者、茶文化电影欣赏、现场互动交流分享等活动。
其中,让方晓流连忘返的“茶文化实物展”展出了乐人谷藏茶叶公司负责人叶志强的上千件茶文化私人藏品。叶志强说,他爱读书、爱藏书和爱喝茶。“每个月要阅读10多本书,收藏了3000多本书。阅读与喝茶紧密联系,因为都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像“品茶·品书·品生活”系列活动一样,今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东莞图书馆策划了40项读书及相关活动,不仅丰富了“4·23世界读书日”系列读书活动的内涵,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营造了城市阅读氛围。一到周末,东莞图书馆人头攒动,热闹非常。
让市民备感新鲜的是,东莞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常办常新,愈发火爆。
譬如,去年开始,东莞图书馆引进了与阅读相关的文化活动,包括植入骑行等休闲元素,倡导都市“慢生活”理念。今年则把骑行、阅读、环保等理念结合在一起,吸引更多市民的参与骑阅东莞活动,让骑行者骑遍32个镇(街),阅读东莞风土人情的同时,也让阅读者拥有健康。此外,今年“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还策划举办了晒书、换书、捐书活动。主要活动有图书跳蚤市场、阅读达人心得分享会、手工作品制作义卖、读书心得及感言征集与分享、个人藏书展示与交流。其中,跳蚤市场极为火爆,无论是摊位数量还是参与人数都比往年翻倍,400多个摊位被一抢而空。一些公益组织通过义卖的方式向贫困地区捐款,如春天文学社就现场筹集到了3000多元,并将善款捐赠给云南大理的欠发达地区。春天文学社负责人孙相宁说,这次活动让她感受到了东莞城市浓浓的阅读氛围,其中有不少市民不仅热爱读书,更乐于分享图书,乐于把图书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孩子。
多渠道引导全民参与阅读
事实上,火爆的“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只是东莞“全民阅读”的缩影。
进入新世纪以后,素有“制造业名城”之称的东莞,意识到城市发展的文化短板,便把打造“图书馆之城”作为“文化新城”战略的突破点,同时系统地构建读书节、市民学堂、东莞学习中心、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等立体式的“全民阅读”体系。
打造“全民阅读”平台,图书馆是最重要的硬件。2005年,东莞在行政中心广场兴建了东莞图书馆新馆,为东莞的城市阅读助跑起飞插上了翅膀。几年的时间,建成了1个总馆、51个分馆、102个服务站的图书馆服务体系,覆盖了全市32个镇(街),把图书馆的“触觉”延伸到村(社区)。后又借助创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春风,在全市建成600余家公共电子阅览室、20多个自助图书馆,实现了镇(街)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全覆盖。
有了好的硬件设施平台,东莞又搭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完善软件配套,方便市民进行阅读、分享。
譬如,从2005年举办首届东莞读书节以来,读书节就成为市民阅读的狂欢节。已经举办10届的读书节,共举办各类活动2000余项,其中全市性重点活动214项,参与群众3483万余人次,掀起了“全民阅读”热潮,营造了人人读书、人人学习的城市风气。
与东莞读书节一同开展十年的活动品牌“市民学堂”,则被市民亲切地称为“知识加油站”,已累计举办各类讲座、报告、培训、沙龙活动逾2000场次,直接受众近70万人次。其中,460余场公益讲座直接受众为12万余人次,800余场生活课堂直接受众11.3万人次,300期技能培训班受众学员达3万余人次。
当然,东莞“全民阅读”的硬件要求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市民阅读习惯的变化,在做一些新的探索,例如适应无处不在的阅读需求、电子书籍的阅读习惯,东莞建设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发了学习中心,尝试构建新型的“学习城市”。
东莞全市建设了20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今年春节期间,东莞图书馆经过重新改造升级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试开放的10天时间里,就有4万多人次进入,借走1万多册图书。24小时自助图书馆适应市民无时无刻、无处不在阅读的需求,就像一座座城市灯塔,伴随着读者泛舟书海,寻找精神的宁静、人生的方向。
此外,东莞还搭建了东莞学习中心虚拟学习网络平台,“装进”了150万种图书、1万种电子期刊、2800万篇学术论文、13万集视频、2000门网络课程,目标是培养市民网上自主学习的习惯。启用四年来,东莞学习中心已有超过100万的访问量。
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说,十多年来,东莞致力于打造“图书馆之城”、“阅读之城”和“学习之城”,这背后是一种健康向上生活方式的引领,也是城市阅读氛围营造和城市精神地标打造。
阅读展现不一样的东莞
十年实践,“全民阅读”展现了不一样的东莞。如今,东莞不再是外界刻板印象中的“遍地是工厂、村村有烟囱、处处冒白烟”,而是全民阅读、书香满城的文化城市。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医院、学校、工厂等各个行业和单位,越来越多的人组织读书活动和读书会,而东莞市主要领导也热心阅读,还坚持每月向领导干部推荐两本书,定期举行市领导“闭门读书”活动。2012年至今年年初,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已经向东莞领导干部一共推荐76本书,包括经济科技类、社会管理类、政治行政类三大类,还有不少国内外学者专著及党和国家重大时政解读。
从东莞图书馆总分馆2009—2014年流通人次和外借册次的统计数据来看,市民阅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无论是流通人次,还是外借册次,均在逐年递增。其中,2014年东莞图书馆总分馆流通人次达713万,外借册次396.1万。有项调查显示,东莞近七成的市民每月最少阅读1本书。东莞图书馆的借阅记录则显示,一名市民一年到图书馆借阅了334册书,差不多平均每天借1册。
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激发了市民的图书消费力。今年1月初,知名图书电商当当网发布“2014中国图书消费报告”,广东成为全国最爱买书的省份。其中,东莞以年购书总量4757064册,位列“非直辖城市图书消费十大城市”第十位,在省内仅居广州、深圳之后,是进入该榜的两个非省会城市之一。让外界感到惊讶的是,东莞人一年的图书消费量竟然超过了江西、广西、云南等13个省(自治区),东莞市民旺盛的图书购买力,恰恰说明城市全面阅读的盛况。
正如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消费层次的提升是自然的,政府的职责,在于顺应需求,因势利导,引导更多人爱读书,读好书。东莞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打造“天天读书日”,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让这座城市到处洋溢着浓郁的书香,到处飘洒着文明的雨露。
(撰文 吴少敏 摄影 胡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