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才汇聚 追梦者造就深圳“创新之都”

13.05.2016  11:50

  “No.1!”4月17日,在深圳大鹏新区葵涌人民医院诊室,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在患者朱小姐病历本上写下编码。这是马歇尔在该医院坐诊的第一天,也是其“新型肠胃道诊断”项目产业化公司鸿美诊断在深圳开业的第一天。马歇尔的深圳寻梦之旅从此拉开。

  “盯盯拍”CEO罗勇在办公室和团队兴奋地讨论今年的销售计划。从华为辞职创业三年后,罗勇准备把WiFi智能行车记录仪——“盯盯拍”卖到全世界。

  30多年前,深圳吸引全国人才“孔雀东南飞”,为深圳注入蓬勃的发展动力。30多年后,深圳吸引着越来越多像马歇尔、罗勇这样的创新人才,在这里开启梦想。每个人生梦想的创造和实现,成为支撑深圳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推动深圳在全球创新链上不断跃升。

  “大咖”云集 诺贝尔奖得主来了

  200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得主马歇尔,拥有幽门螺旋杆菌在胃肠道检测、基因表达和根除等领域的国际专利5项以上。把获奖项目产业化、降低胃癌发病率一直是马歇尔的追求。虽然很多城市曾向他抛出橄榄枝,但在多次考察深圳大鹏新区生物产业环境后,他最终选择了深圳。“这里非常适合生命科学健康产业发展。”马歇尔说。他对大鹏新区的产业政策和支持感到非常满意,希望通过项目落户,吸引更多合作伙伴来深圳。

  承载马歇尔科研成果产业化梦想的鸿美诊断公司,在深圳运营尚未满月,目前已逐渐步入正轨。车间生产的诊断试剂正不断送往临床试验医院。

  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咖选择来到深圳逐梦。两年前,51岁的罗智泉放弃美国大学教职,加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担任主管学术、科研的副校长。作为国际著名信号处理领域专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的罗智泉刚到深圳,上门找他解决技术难题的企业“踏破门槛”,其中不乏华为这样的大公司。

  “帮助深圳乃至中国建设一所国际化大学”“帮助国内高科技企业解决核心难题”“帮助深圳在大数据科研、产业化方面拥有国际话语权”——这些都在罗智泉的梦想之列。面对挑战,罗智泉直言“很亢奋,总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情,也熬过很多通宵”。

  罗智泉的到来,为深圳引进多名全球知名的大数据专家。他率领的大数据信息处理及应用创新团队在2015年获得深圳市“孔雀计划”资助。团队5名核心成员8名骨干成员中,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三位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四位院士。

  依托该创新团队成立的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今年3月揭牌,目前已与华为、深圳超算中心等多个单位开展合作研究。“我们有信心打造一个国际一流、具有核心竞争力、完全拥有自主产权的大数据产学研结合的研发中心,让深圳在大数据科研、产业化方面走在国际前沿。”罗智泉说。

  扎根深圳的国际“大咖”,与众多深圳的企业、单位发生“化学反应”,推动科研技术与产业化的深度结合,为深圳在全球创新链地位的变化提供重要支撑。

  海归逐梦 聚焦原创 壮大新兴产业

  当马歇尔在深圳开始施展身手时,一批海归科研人员已经在深圳实现了产业梦想。他们共同催生、支撑着“生物医药”这个新兴产业在深圳的诞生和壮大。

  2001年,鲁先平带着一支海归科研团队在深圳创立微芯生物,决心改变中国原创药产业的现状。去年1月,微芯生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获准在全球上市,成为我国首个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原创新药。

  在微芯生物的实验室,鲁先平和团队正忙着讨论第二款原创新药西格列他钠的临床结果。这款治疗糖尿病的新药已经进入临床三期试验。

  “原创新药研发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高回报的产业。一般来说,从上万个化合物中可能会发现一个分子结构,从而进行新药开发。”鲁先平说。筛选发现理想分子化合物的工作量堪比“大海捞针”。

  一种新药研发周期动辄10年至15年,需要超过1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2005年,由于融资困难,新药研发难以推进,两位共同创业者选择离开。面临巨大压力的鲁先平不得不“壮士断腕”,出售正研发的西达本胺的国外专利授权,虽然由于授权太早只获得2800万美元的收益,却让微芯生物“活”了下来。如今,微芯生物已经在肿瘤、糖尿病、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建立多个原创新药产品线,并申请73项化合物全球发明专利,其中45项已获授权。

  提起大鹏新区提供的1500亩实验田,华大农业集团副总经理、育种平台领头人张耕耘很兴奋,“对想做事业的人来说,这块实验田加新技术系统的诱惑太大了”。2009年,想有一番作为的海归博士张耕耘,加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并组建农业基因组平台。

  “我们可以把小米育种周期从原来的5年到8年缩短到1年半,对品种进行快速改良。”张耕耘曾这样表示。

  目前,张耕耘团队正在改变更多农业产品的育种周期。在张耕耘看来,深圳是最有希望成为中国“育种硅谷”的城市。

  2015年8月的数据显示,最近5年,深圳生物产业以年均16%的增速快速发展,拥有各类生物企业超过7000家,已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创客汇聚 “征战”全球市场

  “盯盯拍”CEO罗勇今年开启了“征战”全球市场的步伐,“30多岁了,想做一些自己的事情”。2013年罗勇从工作了9年的华为辞职创业时,强烈感受到中国正在涌现出无限的机会。智能手机的崛起、网络通信的发达,多个产业正在快速升级,孕育着巨大变革,“一切信号都在提醒——我们的时代来了”。

  经过一年多艰苦研发工作,罗勇带领团队将创意变成现实,在国内首推WiFi智能行车记录仪——盯盯拍产品。“认准了这个方向,就专注去做,每天解决不同的问题,很有成就感。”为了解用户反馈及时改进产品,罗勇有时会自己接听客服电话。

  “如果没有梦想,人生就没有意义。”在办公桌旁的黑板上,罗勇画上“梦想创业”曲线图。罗勇说,如今他的梦想更加务实,那就是让团队有战斗力,让企业“活着”、跻身行业前列。

  “又找到了几个元器件生产商。”到楼下华强北赛格电子市场转了一圈后,阿根廷人Nahuel兴奋地回到世纪汇广场的HAX“硬件加速器”。28岁的Nahuel是一名国际创客,他和伙伴9个月前从英国来到深圳。之所以被HAX相中,是因为他们研发出一款智能农业传感器可实现农业种植的智能化。目前该产品正在测试阶段,2个月后就可在深圳量产。

  Nahuel说,拥有完备产业链的深圳让他离梦想更近了。他的梦想是把在深圳研发的产品卖到世界各地。

  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开放制造空间、创客工场等创客机构达到107家,创客人员超过1万人。

  来自世界各地、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们,在深圳追梦、圆梦。梦想的汇聚,成就深圳“创新之都”的荣耀,也为深圳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记者手记

  释放活力 让更多人勇于追梦

  4月的深圳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笔者有幸与考察深圳的海内外博士们同桌。他们有的怀揣科研专利寻求落地,有的看好深圳投资机会。从在读博士生到年过古稀的老华侨,大家在饭桌上聊创新创业谈得热火朝天。很多人都顾不得吃上一口,打开笔记本电脑就开始宣介项目。不少人坦言,深圳的产业优势、创业环境以及大力度的人才政策,让他们“很心动”。

  在当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以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机制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发挥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否赢得优势、把握主动。以中央“千人计划”、深圳“孔雀计划”以及留学人员创业前期费用补贴等多层次的人才政策体系,深圳“筑巢”引回众多高层次人才。近期深圳出台的《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中,人事制度松绑、简政放权均是新政亮点,如科研项目的自主空间更大了、科研人才将享有更高比例的劳务费、实行机动编制管理等。

  不少创业者和专家都认为,在引才力度和服务政策都不输国际任何大城市的情况下,深圳接下来该做的是简政放权,激发市场积极性。简政放权是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核心举措。以政策制度最大限度地支持和鼓励创新创造,让更多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努力圆梦,才能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奔涌。释放人才的活力,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人才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评价机制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制度优势,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在深圳,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雏形。

  人才是城市竞争力的第一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相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朋友圈

  中集作为蛇口基因企业的代表之一,一直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能力之一,目光瞄准全球市场,瞄准国际最高水准,在全球范围内参与更广泛竞争。未来的国际市场属于具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

  ——中集集团品牌管理部总经理马天飞

  在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转型,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大背景下,深圳抢得了先机,使珠三角再一次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能否跟上这一轮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发展大潮,是一、二线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每个城市都急需调整发展战略。

  ——暨南大学教授胡刚

  整理:马芳 郑佳欣

  ■对话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

  深圳引才力度走在国际前列

  南方日报:给予科研人才更高比例的劳务费、实行机动编制管理,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制度……前不久,深圳出台《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揽才力度加码。对于深圳目前的人才政策,您如何评价?

  罗智泉:在吸引人才方面,深圳政策力度非常大,可以说已经走在全国乃至国际前列。特别是深圳最近出台的人才支持政策,其对人才补贴的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我觉得应该为深圳市政府的魄力和战略眼光点赞,这样做很难得,这些政策对于深圳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等将带来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深圳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软环境建设,更好地留住海外人才。比如一些海外人才不会说中文,在深圳就医、生活等可能会遇到麻烦,政府可以建设一些涉外机构,对不会中文的高端人才提供专门服务。又如,子女教育、文化艺术环境、社保等也是海外人才十分看重的。建议政府在这些方面加大建设和支持力度,进一步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也要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

  南方日报: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深圳如何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本土化人才?

  罗智泉:世界上每个国际化大都市都必然有强有力的知名高校为其支撑经济、科技发展。深圳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但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近些年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可以说,深圳在短时间需要依靠吸引国内外人才,帮助其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接下来,深圳必须要有自己的人才造血机制和教育平台,重点培养本土人才,这样才能更长远、持久地支持深圳的创新驱动发展。

  南方日报:对于深圳频频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来深办学,培养本土人才的做法,您有何建议?

  罗智泉:办大学需要政府、社会持续的关注和支持。在选择办学合作对象时,一定要结合深圳乃至中国的教育和经济产业需求,并选择那些能踏实做事的合作伙伴。另外,引进来之后,政府、社会就要信任他们,为他们打造最好的平台,提供最专业的服务,更好的发挥合作办学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