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大跌 多个国家和地区拟出手救市

25.08.2015  10:33
从上周五到昨天,全球股市惨遭血洗,从新兴市场到欧美国家全线下挫。

 

沪指跌8.49%创8年最大跌幅,多个板块全线跌停。 新华社发

  从上周五到昨天,全球股市惨遭血洗,从新兴市场到欧美国家全线下挫。美股上周遭遇“黑色星期五”,创下3年来最差的单周表现,而昨日A股市场大跌8.5%逼近3200点,创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超2000股跌停。针对于此,部分国家和地区今日陆续发布相关措施和言论,对股市下跌表示关注。

  1

  恒指重挫逾5%七连阴

  昨日港股恒生指数低近4%,全天低位高频震荡,击穿22000点,创17个月来新低。截至收盘,港股恒生指数跌5.17%,报21251.57点;国企指数跌5.810%,报9602.29点;红筹指数跌5.630%,报3825.42点。大市全日成交1389.707亿港元。港股通全日净卖出1.19亿元。

  昆仑能源跌17.993%,报4.74港元,全日成交4.902亿港元,领跌蓝筹股。香港交易所跌6.990%,腾讯控股跌5.015%,中国平安跌7.732%,中国移动跌7.926%,建设银行跌5.168%。

  截至收盘,港股通净卖出1.16亿,每日额度剩余106.16亿,余额占额度百分比101%。与此相比,沪股通净流入82.62亿,每日额度剩余47.38亿,余额占额度百分比36%。

  受大盘下跌影响,截止收盘,国企指数跌5.74%,报9609.409点。海通证券跌11.272%,中信证券跌9.554%,招商银行跌10.19%,中国平安跌7.73%。

  受大盘重挫影响,截止收盘,内银股集体下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跌8.818%,招商银行跌10.19%,中信银行跌6.89%,交通银行跌3.89%,农业银行跌4.46%,中国银行跌4.13%,建设银行跌3.97%。

  经济通梁业豪表示,港股已经即市见底。若今早即市图整体形势进一步转好,市况将有望呈现较大幅度的即市反弹。

  2

  台北股市创史上最大单日跌幅

  台北股市昨日盘中一度下挫583点,创7.5%的史上最大单日跌幅。当日午间,台湾当局领导人幕僚机构召开例行会议,讨论台股受全球股市下跌影响,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要求台行政机构对此次全球性股灾立即“全面动员战备”。据台行政机构发言人介绍,台行政机构已授权幕僚评估市场动态,在必要时召开“金融安定基金管理委员会”,决定是否进场稳定股市。

  昨日下午,台北股市收盘下跌376.58点,跌幅4.83%,成交金额新台币1448.86亿元,上市及上柜市场分别有348档、263档股票跌停作收。

  与此同时,昨日韩国成份指数报收盘报1829.70点,下跌46.26点,幅度为2.47%。韩元兑美元汇率昨日下跌至1199.68韩元,创自2011年10月来新低。有消息称,韩国将于今天早上7点半在首尔开会,主题为评估股市。韩国财政部也在周末表示,如果市场风险扩散,将“先发制人采取行动”。

  3

  道琼斯指数期货下跌547点

  受亚洲股市大跌影响,美国股指期货周一盘前遭抛售,美国股市上周创自2011年来最大周跌幅。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下跌547点,报15921点,跌幅为3.3%;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下跌56.90点,报1914.50点,跌幅为2.94%。科技股损失更为惨重,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下跌190.5点,报4011.50点,跌幅为4.5%。

  全球投资者在周末都期待中国央行采取措施支持本国金融系统。由于央行没有行动,大量卖盘冲击了中国A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周五陷入调整区域,该指数上周总计下跌3.1%,较五月份高点已累计下跌10%以上,符合调整定义。

   4

  欧洲股市开盘立刻下跌

  欧洲股市昨日开盘大跌,泛欧斯托克600指数开盘跌3.1% ,报349.98点。德国DAX指数开盘下跌3%,自2015年1月来首次跌至10000点下方。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2.6%,开盘后不久随即跌破6000点,为2013年以来首次。法国CAC 40指数下跌3.5%;西班牙IBEX指数跌3.3%。葡萄牙PSI 20指数跌4.42%。汇丰在伦敦市场跌2.5%,渣打跌3.2%。

  IG市场策略师伯纳德昨日发表报告称,大家将看到亚洲出现恐慌性抛盘,风险抛售活动预计将席卷整个地区,而朝鲜半岛的进展局势将让脆弱的市场情绪雪上加霜。

   5

  大宗商品遭遇重挫

  昨日,彭博大宗商品指数一度下跌1.5%,跌至1999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其中布伦特原油跌破每桶45美元,为2009年3月以来首见。西德州中质原油期货跌2.4%,报39.48美元/桶,创2009年11月以来最低;多头头寸降至五年低点。LME期铜跌2.5%,报4930美元/吨,创逾六年最低。

  彭博称,大宗商品价格已是2002年来最便宜,但可能还没到底。

   业内观点

  新兴市场危机难重演

  市场担忧再现上世纪90年代亚洲经济危机。通过比较两次背景,经济周期的阶段类似,但风险小于那次危机,即重演1998年前后周期阶段,但难以重演1998年前后的新兴市场危机。A股市场股灾后已经出现两次反弹过程,体现出类似当时的反复筑底特征,参照历史表现并结合目前因素,新一轮的反弹也将很快出现,其中反弹的基础在于经济失速下行的证伪,催化剂在于经济下行对流动性的传导,流动性再现趋势性宽松,而美元加息事件的扰动结束,将会显著提高风险偏好,一轮像样的反弹值得期待。

目前的下跌并不具备趋势性,流动性宽松趋势仍未延续,市场仍具备结构性的机会,应选择确定性的行业和主题。(方正证券)

   保存实力 中国股市爱在深秋

  短期行情仍不稳定,或有反抽,但“市场底”仍在探寻中;中期爱在深秋。首先,短期仍影响自媒体时代A股市场悲观情绪羊群效应的是——海外金融市场波动和汇率波动。我们认为,对于美联储加息和美元升值的预期可能过度反应了,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新兴市场会受到冲击,但是遭遇金融危机的概率不大,因为在美国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情况下,美联储加息只是对货币政策恢复“常规”性操作的一步,是否会开启加息长周期值得怀疑。其次,发达国家之间的货币政策分化对冲了部分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再者,东亚地区新兴国家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且外债规模稳定,有足够的“安全垫”应对流动性危机,酿成新兴市场国家系统性危机的概率不大。最后,美联储越来越重视对预期的引导,不排除已经超调。

  从上周开始,“国家队不再托指数”的预期逐步深入人心,从而,关闭了三季度中后期最好的反弹时间窗口。短期行情的主要矛盾从救市维稳,转变为市场回归正常化进程中“自媒体时代”下的情绪波动,从而导致行情处于震荡“寻底”的过程。

  在A股市场短期主要矛盾变化的背景下,后续的一些政策利多,不论是养老金入市,还是稳增长的措施,更多是在积累中期的正能量、帮助实现“爱在深秋”、实现四季度出现像样的行情,但是,短期只是通过阶段性反抽来减轻“寻底”中的痛苦程度。周末国务院批复养老金投资股市可能触发反抽行情,短期不要抱有太多幻想,仍属市场“寻底”过程中做波段、自救的机会,但是,重要的是中期有利于A股市场的长效机制的建设。

(兴业证券分析师 张忆东 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