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否仅是个梦想?

25.10.2015  11:38
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的关键就是能够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更大范围内的国际能源合作是能源变革的发展规律。当前面临的能源开发、配置、安全和环境问题都是全球性的,必须寻求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

原标题: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否仅是个梦想?

  全球能源互联网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大家对这一概念更加理解和认同,同时也有一些困惑和担心。其原因是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宏大构想,其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面临清洁能源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从理念、技术到实践的巨大挑战,涉及众多国家地区和利益相关方,需要面对地缘政治、经济利益、能源政策、技术创新等重大问题,究竟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还是可以期待的现实?下面小编就分别从各方面条件进行系统梳理,为大家拨云见日,谈谈为什么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切实可行的。

一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趋向成熟

  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的关键就是能够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目前中国特高压交直流工程最大输电距离超过2000公里、输电容量达到800万千瓦。首个±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准东—皖南)正式进入建设准备阶段。其输电距离理论上可超过5000公里,输电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完全满足北极、赤道附近地区和各洲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向负荷中心输电的距离需要。柔性直流输电电压等级也在不断提高,输电容量大幅提升和损耗显著下降,可应用于洲际联网和直流电网构建。

   二是清洁能源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具备成为主导能源的可能性

  随着装机规模迅速扩大和技术进步,因地制宜地进行规模化开发或分散式开发,将可以有效降低能源开发成本,清洁能源发电成本将越来越具有竞争力。开发成本方面,预计陆上风电与光伏发电在2020年后,海上风电和光热发电在2025年后将逐步低于化石能源发电成本。在输送成本方面,未来采用±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开发成本差达到$0.052/kWh,经济输电距离可达6000km。这样已经可以支撑全球各个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开发和远距离经济输电需求,清洁能源主导的目标可以成为现实。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