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全面启动光伏扶贫项目,“造血式”扶贫
云姐对光伏项目十分期待,她憧憬着并网后,用电自给自足,余电还能卖钱的日子。
7月14日下午,阳光正是猛烈的时候,双水镇仓前村村民梁素云刚下班回家,便撑着伞爬上自家屋顶,看看家里新装上的“宝贝”。说起这个“宝贝”,云姐很是欢喜,她说,这个“宝贝”能帮她省下一笔日常开支,还能赚钱。这个“宝贝”究竟是什么?原来是云姐家屋顶上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
今年5月,新会区正式启动光伏扶贫项目,将从今年起每年安排150万元,分批为辖区贫困户安装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扶贫项目是名副其实的“阳光工程”,截至目前,已有4户家庭完成光伏发电设施的安装工作,今年计划完成54户。光伏扶贫项目的大力推进,将助力新会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使慈善“输血式”救助逐渐向“造血式”救助转变。
贫困户参加光伏发电项目
用电自给自足 余电产生效益
云姐家近20平方米面积的屋顶上铺满了光伏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光伏板闪闪发光。
记者了解到,梁素云是村里的低保户,早年丧夫,家里有三个孩子和两位老人需要照顾,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云姐的肩上。云姐和婆婆的身体都不好,需要长期就医,所以云姐只能到处打散工,赚取微薄的生活费,省吃俭用成为了云姐的习惯,家里用的一根线、一度电,云姐都要“斤斤计较”。记者了解到,云姐家里有电风扇、洗衣机、冰箱等家电,这些都是社会热心人捐赠的,但因为云姐要省电费,它们基本成了摆设。
正因如此,云姐对光伏扶贫项目十分期待。“我听介绍说,安装了光伏系统,就能自己发电,省下电费的同时,用不完的电还可以卖给供电部门,我们还有钱收,以前我都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而且,安装光伏板后,就像在屋顶铺了隔热层,现在家里夏天也不闷热了。”看着自家的光伏发电系统,云姐脸上露出了笑容。她告诉记者,已接到供电所通知,过两天会有人员来安装线路,并网后,他们就能安心用电,生活质量也将有所提高。
今年起每年安排150万元
推进光伏扶贫项目
目前,新会区像梁素云一样率先完成光伏发电系统安装的贫困户共4户,按照计划,今年全区将完成54户贫困户的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工作,安装费用全部由新会区慈善会安排专项帮扶资金支付。新会区慈善会将从2017年起每年安排150万元,分年分批为辖区低保家庭,尤其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安装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扶贫项目是怎样实现“造血式”救助的?收益又如何?记者专门向新会区供电部门进行了解。据介绍,目前,新会区居民光伏发电并网后都会产生一定收益,可分为全量上网和余量上网两种模式,光伏扶贫项目基本是余量上网,首先确保贫困户自身用电需求。按照规定,用户光伏发电的电量会有电量补助,用去的电量每度有0.359元的补贴,余下的电量并网卖给电网,则按照每度0.3966元计算。再加上本来就省下的电费,按照统计,以一户装机2千瓦安装量的家庭为例,年发电量可达2900度,年电费收益可达2500元至3500元。
记者咨询了光伏发电系统安装施工方江门市海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现,光伏扶贫项目可行性强,好处多。该公司负责人梁士荣告诉记者,“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板组成,只要用户屋顶面积达到20平方米或以上,周边没有遮挡物、采光条件好,都可以安装,这样的安装条件对于乡村村民而言,完全能满足。而且光伏扶贫有投资小、建设快、稳定性高、安装维护简便、收益稳定等好处。一般来说,20平方米面积的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费用需要2—3万元,一次投资将可超过25年获得收入”。
据新会区慈善会介绍,新会区现有低保家庭5293户,其中纳入精准扶贫范围的有938户。新会区慈善会会长邓红湘表示,光伏扶贫项目的启动,是慈善会实现延伸救助的一次重要尝试,光伏扶贫,不仅能减轻困难家庭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通过光伏扶贫,期待可以创造一条长期为贫困户“造血”扶贫生产链,为困难群众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扶贫。
“造血式”扶贫,
让贫困户找到脱贫突破口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走访了成功安装光伏发电系统的贫困家庭,对于这个家里的“新事物”,家庭成员是满满的喜爱,这份喜爱,更多的是来源于对于早日脱贫的期待。就像云姐,她知道屋顶的光伏系统可以为她家带来收入,可以改善家人的生活环境。
工作的原因让记者接触了不少贫困家庭,致贫的原因有很多,但他们都有同样的目标,就是早日脱贫,纵使前路艰辛,但他们从未放弃,自力更生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他们希望改变,也愿意改变,只是没有突破口。因此,“造血式”的精准扶贫,才是他们最希望得到的帮助。光伏扶贫是真正的“阳光项目”,它为贫困户带来的是改变的希望。
编辑: 梁文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