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改善薄弱校工作推进会召开 涉及所有省份

09.06.2014  14:05

  央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记者刘玉蕾)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9日)上午,教育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召开“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推进会。

  全面改善薄弱校就是为了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基本教学条件,而专门针对这些来启动的重大教育工程。现在遵循着保基本,兜住底,促公平的原则,用5年的时间来聚焦贫困地区,使那里的义务教育学校都能够基本达标。

  在今天的会上,江西赣州市兴国县的赖小军校长就介绍了他们的做法,比如说深入到全县的435所义务教育学校,逐一的把当地每一所学校的校园、校舍、教学设备、生活设施、师资等所有的相关数据都进行逐一的登记。正因为是做好了摸底的工作,所以在编制规划的过程当中也突出了三个重点。比如说针对村级的小学,含非常小教学点可能只有几个孩子,保障他们的基本教学和生活需要,缺什么补什么,保证必须;针对乡镇的中心小学、初中重点就是来建设农村的寄宿制标准化学校,也是重点解决寄宿条件不足的问题,到了县一级的层面,这些县职学校主要就是实行扩容改造,解决大班额和目前比较突出的像进城的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等等。教育部副部长柳一鸣也继续在会上为大家介绍了在这一次推进会上要重点部署的工作。他也强调,项目规划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管好用好项目的资金,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中央的资金是强调补短版的,不得支持像塑胶跑道等这样一些超出基本办学条件的项目,要实事求是,统筹考虑乡村学校以及教学点建设,与县镇的这种学校超大班额的改造,所以要将资金用于最急需的地方,学校要分清轻重缓急,突出近期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另外他也介绍说,目前全面改薄涉及到全国所有的省份,但是中央资金支持的范围主要是东西部的农村贫困地区,兼顾到了东部的部分困难地区,像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要在改善区域内相对贫困的教学地区基础上拟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高标准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