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助力广东经济走在前列

11.08.2015  10:05

人民网广州8月11日电 (李士燕) 连日来,广东经济领域改革再受全国关注——广东省全面推开商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全国第二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给予表扬通报。

2012年以来,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全省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就业带动效应显著、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721.94万户,注册资本(金)150791.09亿元,比2014年初分别增长23.96%和69.34%。广东市场主体数、内资企业数、外资企业数、私营企业数和个体工商户数均稳居全国第一。近日,围绕广东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举措、成效和下一步打算等方面问题,本网记者(下简称记)采访了广东省工商局局长朱泽君(下简称朱)。

先行探索 把握规律

记:广东全面推开商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全国第二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给予表扬通报,成绩来之不易,请问您有哪些深刻感受?

朱: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领导重视,各方支持,大胆探索,把握规律,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首先要感谢国家赋予广东先行先试的决策部署。能够得到上级通报表扬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这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动和国家工商总局大力支持指导的结果,也是全省工商系统干部众志成城、改革创新的结果。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经济总量长期稳居全国第一,社会投资创业需求大,对商事登记便利化的要求高。特别是广东毗邻港澳,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众多,投资者熟悉国际商事登记惯例,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愿望十分强烈。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商事制度改革,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比较成熟和比较系统的抓手,当作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先手棋”。特别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以及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副省长许瑞生等领导高度重视,就如何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听取汇报,多次做出批示或指示,省里还专门印发了《广东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去年12月31日,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全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朱小丹、许瑞生作了具体部署,全省各市全力推动,广东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也积累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目标明确 措施务实

记:广东商事制度改革的特点主要有哪些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请您介绍一下。

朱:广东商事制度改革主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紧紧围绕“优化珠三角,振兴粤东西北”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简政放权,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重点推进“一二三四五” 工程:建立一个目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两支队伍——一支队伍做好窗口优质服务、一支队伍做到依法文明办案;明确三张清单——公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列明行政许可审批清单、建立政府部门监管清单;营造四化环境——营造便利化、法治化、信息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形成五新格局——形成政府引导、部门监管、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市场监管现代化新格局。

具体来说,主要有这么几方面措施。一是放宽登记条件,降低准入门槛。全面推行注册资本登记改革,变“实缴”为“认缴”,改革经营范围登记,简化住所登记手续,探索“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支持试行住所申报制和电商集群注册托管,助推“创客”涌现。二是简化审批流程,促进简政放权。在全国先行实施“先照后证”改革,前置审批事项压减率达90%以上。通过“先照后证”改革带动,试点地区关联审批事项压减率超过40%,推动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推进“三证合一”,开展“一照三号”和“一照一码”改革,最大限度便利市场准入。特别是探索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促进信息共享,夯实信用建设基础,促进市场监管现代化。三是优化窗口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我们推行网上注册大厅,力争让企业“足不出户可办照”。开发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系统,对接全省各级网上办事大厅,试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深圳市全面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签名。推动东莞市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支持佛山市禅城区一门式改革,以点带面,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繁”问题。四是创新监管理念,转变监管方式。我们坚持宽进与严管结合,改“年检验照”为“年度报告”,改“巡查”为“抽查”,全面推开企业信息公示,实施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强化“黑名单”应用,完善企业信用约束机制,体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同时,我们注重明确监管责任,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省政府专门下发两个监管清单,进一步落实政府部门“法定职责必须为”。 

成效明显 活力增强

记:就目前发展来看,广东商事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还是很明显的,您觉得有哪些方面特别突出?

朱:近年来,广东的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为广东经济社会健康有序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效明显,活力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带动创新效应明显。我省商改三年多时间,激发了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省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净增长230多万户,相当于改革前总量的一半。全省日均“诞生”企业1617家,预计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将超过145万户,其中企业将超过60万户。2014年以来,全省新登记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业态企业,同比分别增长45.2%、71.2%、122.6%和29.5%。二是市场主体结构不断优化,区域聚集发展特征明显。按照省委、省政府“优化珠三角、振兴粤东西北”战略部署,各地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及“三大抓手、两条底线”,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全省三大产业比例看,第二产业比重占15.9%,第三产业比重占83.3%。珠三角集聚企业发展效应明显,珠三角新登记企业占全省新登记企业总量的92.3%。特别是深圳市,率先在全国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至今年6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92.0万户,其中企业97.7万户,比2014年初分别增长47.8%和56.4%,企业占市场主体的50.9%。粤东西北发展潜力大,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增幅比珠三角高36.3个百分点,为振兴粤东西北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新设主体较为活跃,支撑就业作用明显。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队调查表明,我省新设市场主体的“活跃度”近60%。2014年,全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现就业(含非首次就业)591.6万人,同比增长32.1%。今年上半年,全省新登记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349.8万人,同比增长30.1%。至今年6月底,全省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2772.5万人,比去年底增长245.8万人,预计全年将吸纳从业人员超过630万人。四是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信用监管成效明显。今年上半年,全省查处无照经营案件、消费维权投诉同比下降28.6%和10.3%,市场经济秩序稳定向好。信用约束能力明显提升,全省企业公示系统累计浏览达1595.4万次,成为企业交易、部门监管和社会监督的重要信息支撑。

放管结合 放开管活

记:当前,随着广东的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有无遇到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下一步有何计划打算?

朱: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带来市场主体数量“井喷”,我们也面临着另外一个重要课题——放开后更要管得活!往往容易出现这样一种困境: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市场主体如何才能做到放而不乱、管而更活?这就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胡春华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关于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指示,以及朱小丹、许瑞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依法行政、规范市场秩序”的工商新常态,充分发挥广东商事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优势,坚持基层首创与系统设计相结合,坚持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相结合,坚持放宽准入与强化监管相结合,坚持自我革命与部门联动相结合,突出重点,抓出亮点,防控好风险点,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首先是变“多证多号”为“一照一码”,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一照一码”是全国商事制度改革今后一段时期的重中之重,既体现了准入登记便利化,又有利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尤其是企业信用建立与治理,意义重大。广东省工商局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支持,将率先在9月1日全面推开“一照一码”改革。同时,我们还将大力推进企业名称、经营范围、住所登记管理、简易注销程序改革,推进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等。

其次是变传统监管方式为现代化监管方式,努力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围绕探索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依法监管为抓手、协同监管为支撑的市场监管新模式,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强化信用监管方面,我们将努力落实国务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推进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借力国家实施“全国一张网”建设,加快建立企业信用联动约束机制。强化依法监管方面,我们将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开展执法办案专项行动,完善市场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努力做到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协同监管方面,我们将全面落实省的两个监管清单,发挥行业协会与社会监督的作用,建立部门联动响应机制,构建市场监管新格局。

再次是变规律为条例,为强化市场监管提供法律支撑。为进一步总结我省商事制度改革的客观规律,固化改革成功做法,我们将加快推进《广东省商事登记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市场监管条例》的起草与立法工作,强化改革的法治保障,推进我省商事制度改革、强化市场监管继续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