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受访者遇家暴首选报警
大洋网讯 家庭暴力发生后,受害者最想向谁求助?广州市妇联日前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超八成受访者选择“报警求助”。什么是家庭暴力?超九成受访者认为身体暴力属于家庭暴力,超八成受访者认为精神暴力和性暴力也是家庭暴力。
调查:女性受害者更关注经济援助
据了解,《广州市反家庭暴力联动机制工作的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以1022名广州市民为调查样本,同时深入13个职能部门进行专访和跨部门焦点小组座谈、组织跨界别专业人士座谈会,以了解《反家庭暴力法》出台后广州各级各部门的实施情况,以及市民对家暴的认知情况。
调研报告显示,受访市民中近八成认为家庭暴力属于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其中,女性对家庭暴力的敏感度更高,认为家庭暴力属于违法或犯罪行为的女性比男性高出约3%。认为精神暴力、性暴力属于家庭暴力的受访市民超过80%。此外,受教育程度越高,认为家暴属于违法和犯罪的比例也越高。
调研报告显示,市民最关注的内容是如何获得及时的保护。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加关注“如何获得经济援助或就业支持”。
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多数受访市民认为适用《反家庭暴力法》。超过40%的市民认为“保姆打小孩”也应适用该法。
若遭受家庭暴力,超过80%的受访市民选择“报警求助”。需要庇护时,75%的受访市民选择“报警,问警察怎么办”。
近70%受访市民认为目前人身安全保护令由公安机关、辖区派出所执行,远超其他部门。调查结果反映出警察作为主要执法者,在市民中有极高的威慑力。
不过,这也反映出反家暴联动机制实施以来效果不明显,市民对于联动机制的知晓度低,陷入只知报警、只能报警的困境。
遭遇家暴除了报警,还可以有这些求助方式:
全市6个反家暴庇护中心24小时运作
广州市妇联主席刘梅表示,以前认为“家丑不外扬”,《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实施改变了“法不入家门”的消极观念。
据了解,从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全市41个派出所共发出告诫书24份。2016年以来,广州法院共受理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48次,涵盖了既有提起离婚诉讼,也有婚内单独提出保护令申请的,有效维护了家暴受害人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目前,全市11个基层法院均已成立少年家事审判庭,专业化程度达全国较高水平。
目前全市共有6个反家暴庇护中心,48张床位,24小时运作。截至2017年10月,共临时庇护家暴受害人70人、138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2人次。
将实现“三级同心圆”反家暴联动机制
据悉,2017年8月,《广州市反对家庭暴力联动机制实施意见》制定,正式建立起反家庭暴力的联动机制。报告建议,有必要尽快实现各职能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形成快速有效、切实可行的联动机制。重视与民间反家暴组织合作,注重联动社会力量,关注流动妇女和儿童,打造反家暴网络。
刘梅表示,广州将探索共建反家暴中枢信息平台,通过这个统一的平台,各部门以及基层工作人员可以清晰掌握每个家暴案件进入到哪个环节、责任主体、处理情况等。她介绍,广州反家暴联动机制将实现“三级同心圆”运转方式,纵横联动13个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第一级为核心行动圈,包括妇联、公检法、医疗和教育机构;第二级为行动支持圈,包括宣传、财政、街镇妇联、村(居)委;第三级是社会力量圈。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魏丽娜、侯翔宇 通讯员穗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