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许芳宜:曾拒绝侯孝贤 舞蹈才是一切
新浪娱乐>演出> 正文
市场有多大?观众在哪里?公主许芳宜说:“不要问有没有观众,先问你有没有作品。”舞蹈才是一切。
2012年,许芳宜在北京制作演出《三个女人,穿越大陆》。
第一次吊威亚,许芳宜把它想象成跳双人舞。
许芳宜拒绝侯孝贤因为正在准备《生身不息》,与阿库·汉姆共舞。
许芳宜在《逆光飞翔》中饰演舞蹈老师,没有表演,就是真实的自己。
一个下午要接待三拨采访,许芳宜分身乏术便把大家约在了一起。于是,这边问她来北京做编舞比赛评委的感受,那边问她写书撰文的体会,还有问她出演侯孝贤新片《聂隐娘》的经历。写书、跳现代舞、侯孝贤拍电影,这三者好像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市场有多大?观众在哪里?而许芳宜说:“不要问有没有观众,先问你有没有作品。”
侯孝贤导演的电影,有着和好莱坞那种平铺直述不同的讲故事的方式,他好像在拼图。这部电影不是需要你用自己的思考来重新串联,讲出一个属于你的故事的。可能你看着看着就想,他是谁?这是怎么回事?但导演就是在告诉你,心静下来,再慢一点,答案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另外一块拼图就可以放上去了。这是很不一样的阅读方式。我有时候觉得这比现代舞更现代舞,大家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去接受这个故事,这其实也是现代创作最有意思的地方。
其实导演第一次找我的时候,我跟他说:“谢谢导演,有机会下次再说。”因为当时我有一台制作演出,准备了两年正要演出。其实当时我跟导演说随缘,因为我不能放弃自己的专业,我必须尊重自己的舞蹈,这也是对导演的尊重。当时我并没有觉得自己丧失了大好时机,因为舞蹈才是我的一切。没想到那一年我所有演出都结束的时候,导演的电话又来了,那我当然是求之不得。我马上就跟导演说:“那就麻烦您多指教了。”
我饰演的嘉诚和嘉信,虽然她们俩是孪生姐妹,但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对和平的坚持。嘉诚是以和亲这样一种比较圆融的方式来求取和平,而嘉信的方式就是所谓的杀一屠夫可救千百人,那为什么不杀。所以当最终聂隐娘放弃刺杀的时候,道姑嘉信公主也许更孤独了,或者她觉得自己被背叛了,所以她做出了最后的一击,甚至其实她已经知道徒弟已经青出于蓝了,希望以这种方式去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结果她有错了。
背台词的确很辛苦,因为都不是白话文,而且我从小就很不会背书。但是,多念几次也没那么难。重点是你要知道你为什么要说这些话,这些话里面的用意是什么。这些就像跳舞一样,你要知道你为什么站在台上?为什么要做这些动作?如果你没有消化这些内容的话,那么你的身体不过只是个工具而已,那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做声音的表情。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我都是用在舞台上跳舞的经验来反观自己的表演。
和舒淇的那段打戏,是我第一次吊钢丝。虽然我每天都在跳舞,但那是一种新的运动方式,因为你被吊起来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着地。那感觉就好像我跳双人舞,我和这条钢丝在磨合,这需要寻找到一种律动、平衡和信任。也是到最后几次,我才抓到那一头的节奏。中间也有一个小插曲,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真的,导演要求那个拂尘从舒淇的头发上擦过去,结果一不小心舒淇的假发被拂尘整个拉掉,那天就只能收工了。
电影里我演奏的那段古琴,我一直以为是配音。其实我总共上了三堂课,但我有认真把琴带回家每天练习。上课的时候其实也没好好上,请老师弹《天鹅湖》给我听,就是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一直在挑战老师。然后我用手机拍下老师的课,回家再练习。我看不懂谱,背谱又不行,后来没办法就用自己的办法来。我就想说,为什么跳舞动作能记起来,乐谱就背不下来?然后我就以背动作的方式来记,想象着十根手指在跳舞,好像只有这样我的身体才会动,后来我的触感就变得很敏锐。
正式开拍前一天,我特别把导演叫来弹一次给他听。我很认真地弹,一心一意地想学成老师的样子,结果错就错在这里。然后导演跟我说:“芳宜,我想要那种感觉。”我突然就明白了导演要的是抒发心情的那个感觉,因为嘉诚公主下嫁番邦的时候只带了一个仕女,她能抒发心情的就是这把琴,她就像一只孤鸟。但是我弹给导演听的时候,只在乎技术。当时我感觉很丢脸,一个跳舞跳了几十年的人,竟然把最重要的这件事给忘了。
其实我非常高兴导演在戛纳拿到最佳导演奖,尽管我觉得侯孝贤不需要这个奖来证明自己,但是《聂隐娘》这部电影需要这个奖项吸引更多人走进电影院。而且这个奖项也让投资人安心,这是很实际、很现实的问题。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作品,把大家带到另外一个层次。其实在我的专业里面也是一样,现在很多作品只有身体而没有舞蹈,身体就像道具,灵魂都不见了。舞台上有好多漂亮的身体,但是却是空洞的身体。所以无论是电影还是舞蹈,或者写字出书,我们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不要问有没有观众,先问你有没有作品。通常没有观众,是因为你没有好的作品,你把观众吓跑了。
做舞蹈比赛评委,其实也让我自己学到很多东西。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做评委,我只能全面打开自己去感受,从他们身上去反观自己,这是很有趣的事情。然后我发现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教育问题,很多年轻人的接触面太小了,于是就有一些人会随波逐流。现在的这个社会,太多人用太多作品在喂养我们了,但是这其中一定有不好的作品。那我们的美育在哪里?我们的品味怎么培养?所以我想做一样事,就是修炼自己,把自己雕塑成最好的艺术品,也许这样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倪敏/文
(责编: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