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公交站、单车点…… 其实桥下可以更美的

13.11.2017  16:03

桥下空间如何综合利用,成为好管、好用、好看的“三好”天桥?天河区问计于民。11月1日起至11月26日,天河区住建局就天河区核心片区58座市政桥梁的桥下空间利用征集公众意见,优秀设计方案将获万元奖励,奖金总额超过10万元。

或许在你工作生活的身边,不久之后就有被你遗忘的桥下空间因你的积极建言,变成你所想的理想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计划要“微改造”的桥下空间目前状态如何?还有哪些改造空间?日前,记者兵分几路实地走访了此次计划改造的多处桥下空间,发现桥下空间目前已存在休闲空间、市政办公、公交车站等多种功能,但部分桥下空间要达到“三好”天桥标准,仍大有文章可作。

【地点】

黄埔立交桥底

借用桥下空间建港湾式公交车站

市政桥梁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是首要功能。而一墙之隔的桥下空间,或多或少也承载着交通这个重要功能。

位于华南快速干线与黄埔大道交界的黄埔立交桥底,称得上是天河区最复杂的桥底空间。除了黄埔大道主线在华南快速干线桥底穿过,黄埔立交以及黄埔立交人行过街天桥矗立于此,形成了多处大大小小的桥下空间。公交车站、路政、交警等部门办公场所、电力设施场所、停车场等设施密布在这片复杂的桥底。

在这片桥下空间,华侨医院(潭村)公交车站应该是市民接触最多、最为熟悉的设施之一。

记者走访发现,华侨医院(潭村)公交车站为港湾式公交站设计,分为3分站。粗略统计,现有43路、53路、194路等将近40路公交车在此站停靠。即使在非上下班时段,仍有不少市民此处等车。

不仅巧妙地利用了空间,同时也省去了重新建设公交站亭等遮阳遮雨的设施。”等车市民对此处桥下空间的利用纷纷点赞。市民潘先生表示,这片桥下空间最近还经过了改造,地面经过统一铺装变得平整,以往杂乱的绿化也经过修正,整体环境改善了很多。

公交站旁的部分桥下空间,最近还新增了大理石石凳,供路人休息。不少年轻人也表示,增加石凳子供路人休息的做法非常人性化。“一天工作下来已经很累了,但无可避免还要挤公交车。等车的时候可以坐在石凳上休息一下,心情也不会那么糟糕。”一名在附近上班的白领说。

【地点】

中山大道和石牌西街交界处天桥

桥下空间成共享单车“集结点

记者走访发现,相对于大型立交桥、高架桥,人行天桥桥下空间相对面积较小,而且分散,利用率并不算高。单车停车设施、公厕小型环卫工具房、治安岗亭等都有出现在人行天桥桥底。当中“出镜率”最高的,要数近一年多来遍布城区大小角落的共享单车。

在中山大道和石牌西街交界处,记者发现该天桥已经进行了部分改造提升。桥栏杆上已统一安装了照明设施,桥面和桥下整体亮度提升,桥上还铺排了盲道。在岗顶酒店一侧的桥下空地,有大量共享单车停放在此。在华晟大厦对面,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侧的大片空地已基本施工完毕,仅在下桥部分的空地还有部分施工设施残留。这片区域也停放着为数不少的共享单车。

记者走访发现,这座天桥位于岗顶区域中心位置,附近以天河商贸大楼、石牌商场写字楼为代表的写字楼居多,附近中山三院和华师附中也为此处带来巨大人流量。有市民表示,此处人流量大,如果要设置环卫工具房、治安岗亭的等设施,有可能影响行人通过。到附近办事的市民陈先生表示,在此处停放共享单车,是比较方便和合理的选择。

横跨华南快速干线、连接员村一横路和平云路的人行天桥桥底同样是各式共享单车的地盘。工字型设计的天桥让桥下空间呈线状分布,四个下桥位底下的桥下空间都满满当当地停放了自行车。据记者粗略计算,这座天桥底下停放共享单车数量有超过100辆。

在广电科技园内上班的梁小姐告诉记者,园区内有大量年轻上班族,很多人都像她一样,从潭村地铁站出站后,扫一辆共享单车,骑到园区上班。由于园区内禁行自行车,大家只好把车停在路边人行道护栏边上或者天桥底下。“但是这里的桥底不知道为什么会比人行道高出一截,把共享单车放在桥底下还要费劲把共享单车扛上去。”梁小姐对此有点不解,但觉得利用好桥下空间可以减缓共享单车乱停放阻街的问题,她还是很愿意每次把车搬到桥底下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