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共卫生意识巩固“创卫”成果

24.11.2014  12:13

  邱发平

  本报报道:近日,梅江区华建市场附近的居民多次向本报民生栏目反映,称华建市场门前的华苑路常年被流动商贩霸占,影响居民进出的同时,还导致小区周边环境卫生脏、乱、差。

  生活在一个清洁亮丽的城市环境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这也是城市文明的标志。2011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但“创卫”绝不仅是为了拿牌子、取政绩,最终目的是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满足市民更高的精神诉求,充实城市的内涵。近期,我市将迎来3年一次的“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而商贩乱摆卖“霸道”经营不仅侵占了公共道路资源,影响市民出行并带来安全隐患,由此产生的脏乱差更让“国卫”复审增加了不文明、不和谐的污点,甚至给城市形象抹黑。

  为何一些地区成功“创卫”后总是出现反弹、反复现象?为什么我们家里能弄得整洁干净,到了公共场合就不重视卫生文明?主要原因是当事人缺乏自觉的公共卫生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保洁习惯。商贩当街宰杀鸡鸭,乱扔垃圾,污染环境卫生,市民贪图方便帮衬乱摆卖商贩,影响公共出行安全,这些陋习正折射出公共卫生文明意识的缺失。

  我们不是“创卫”的旁观者,而是“创卫”的最大受益者,更应是“创卫”成果的有力捍卫者。“洁净家园,人人有责”,我们生活的城市就是我们的家园,“创卫”成果的巩固需要市民的参与意识、捍卫精神,更需要市民推己及人,想小家顾大家,改变缺点、告别陋习、文明修身,持之以恒。点滴的积累,便会汇聚成社会公共卫生文明的大流,树立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实,这也并不是很难,只要每个市民都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如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乱扔垃圾,不闯红灯,遛狗时及时清理狗屎,不在街头乱贴乱画,不“霸道”乱摆卖……只要大家把这些“小事”做好了,把卫生文明意识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努力“习惯成自然”,公共卫生文明意识的生根和树立自然水到渠成,城市“创卫”成果才能得到巩固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