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使用加密手机 谁为“保密”埋单

22.08.2014  18:08
因为工作岗位的保密要求高,我的加密手机配得比别的部门早。”  在涉密部门和人员的范围没有严格限定的当下,哪些公务员的工作真正涉密、公务员手机里的哪些信息需要用加密服务来保护,都需要认真甄别。      加密手机在公务员系统的大批量推广会是一个趋势。

  “因为工作岗位的保密要求高,我的加密手机配得比别的部门早。在别的职能部门,一般只有局级干部才能配手机。

  在涉密部门和人员的范围没有严格限定的当下,哪些公务员的工作真正涉密、公务员手机里的哪些信息需要用加密服务来保护,都需要认真甄别。

  在中国,目前的保密通信更多地依托于传统的安全通信渠道,而不是借助于开放的公共手机网络。

   四千沪官换加密手机

  酷派集团上海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最近两个月以来,一直忙着给上海一些党政系统的干部进行手机的培训和技术咨询。

  培训内容,与“加密手机”有关。酷派集团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项飞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他们最近向上海的党政军系统售出了4000台加密手机。

  2014年8月13日,上海媒体《新闻晨报》报道称,“因近期苹果手机频频曝出的信息漏洞,上海不少机关公务员开始更换国产加密手机来规避信息泄露的风险。

  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一些部门官员已经换上了加密手机。不过,副处级干部秦翔(化名)还没轮到,他至今还用着自己的旧手机。“上海人大是在用加密手机,但决策跟人大无关,是市里相关部门同意的。”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一名7月份更换加密手机的上海公务员对媒体表示,因工作原因,他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政府内部文件,以及经济领域的敏感数据,“如果我的手机被窃听,或者是内存数据能通过后台被盗取,一旦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就会泄密,对方甚至可以窥探政府内部人士变动和政策走向,从而制定应对措施。

  这些加密手机的网络运营商是中国电信。上海电信政企客户部首席经理虞琦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三大运营商中,目前只有中国电信提供加密通信服务。

  项飞介绍,2014年5月28日,中国电信、酷派手机会同上海党政军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召开了一个主题为“加强手机加密”的沟通会。

  “我们进行了宣讲,让这些官员进一步了解到在新环境下洋手机品牌的安全隐患,以及国内新的加密技术。”项飞说,在那次会议之后,上海一些党政部门表现出明显兴趣,批量的订单开始涌向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厂商。

  7月,苹果公司承认,该公司员工可以通过一项未公开的技术获取iPhone用户的短信、通讯录和照片等个人数据,此事加重iPhone用户对手机泄密的担忧,多位信息安全专家呼吁党政机关、重要行业企业人士不应用iPhone手机。

  当月,加密手机在上海的党政军系统火了。项飞说,“最近这两个月,我们的工作人员每周都要跑上海的党政部门。加密手机培训一周一次,技术顾问一周三次。

  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的加密手机,外观和普通手机无异,只有拨打电话时才显示出与众不同——打电话时,屏幕上除绿色拨号键外,还有一个红色加密键,点击就可进入加密通话模式。当有加密电话打来时,手机屏幕上也会弹出一个红色提示按键,里面有“加密”二字,点击后就可进入加密通话模式。“两个电话拨打时有密匙,来保证两个相互拨打的电话没办法被监听。

  酷派通过电邮发给南方周末记者的信息称,该品牌加密手机具备三大功能:防个人位置跟踪,防微信短信等被窃取,可阻止微信读取手机联系人名单、短信记录以及通话记录、位置信息等;防电话窃听;沟通国家保密局保密认证,启动保密通信后,全网杜绝被窃听可能性。

  在国家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的官方网站上,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2013年11月8日发布了《通过密码检测的中国电信SJT1001加密手机系统语音加密终端产品目录》。该目录显示,有酷派、华为、海信等品牌的22款手机通过了相关密码检测。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已有10款品牌的加密手机的证书过期。

   谁该用加密手机

  “我个人认为,加密手机在公务员系统的大批量的推广会是一个趋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这些年中国经济、科技领域的信息泄露比较多,对国家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早就该推行加密手机了。

  公务员用加密手机,无疑是为了保密,哪些部门公务员会接触到涉密信息呢?

  南方周末记者查询官方资料发现,从公安、组织、纪检到水利、电力、劳动、环保、国土部门,再到海洋、石油、档案、民航、教育、民政、审计、税务、卫生等部门,几乎所有党政部门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印发了相关文件,认定各自领域工作中都有属于国家秘密的工作内容并确定了密级。

  例如,在民政部和国家保密局下发的《民政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民政部门掌握的国家或军事主管部门尚未公开的建国以来历次战争中伤、残、亡的总人数”和“有关部门为牺牲的特殊人员申请批准烈士的情况”等信息,都属于机密级的国家秘密。

  此外,各部门除了国家秘密外,还有一些不能对外公开的“工作秘密和内部事项”,例如《纪检监察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就规定,“领导的住址、电话号码、车号”都属于要保密的内容。

  检视现行各部门保密文件可以发现,完全不“涉密”的部门基本没有。在涉密部门和人员的范围没有严格限定的当下,哪些公务员的工作真正涉密、公务员手机里的哪些信息需要用公款购买的加密服务来保护,都需要认真甄别。

  现实操作中,公务员所在的部门和级别,往往是重要考虑因素。上海市政府中,已有约10个职能部门用上了加密手机,特别是一些对保密工作要求较高的部门如国资委,很早就开办了加密业务。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有保密需要的部门一定级别的领导应该换,因为涉密会议经常开,确实有必要配加密手机,“像组织部门研究人事、发改委研究规划等,都有较高的保密需要。

  “因为工作岗位的保密要求高,我的加密手机配得比别的部门早。在别的职能部门,一般只有局级干部才能配手机。”上海市委一名副处级官员透露。

  上海电信政企客户部首席经理虞琦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中国电信的加密通讯业务主要是针对一些政企单位、军队,包括比较敏感的航空航天或者军工企业。目前,上海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和市政协四大班子的大部分公务员都已经在用加密手机。

  项飞认为,加密手机的配备,“和官员级别的关系不大,主要是根据岗位的性质,有些岗位涉密的工作比较多,会更加注意保密。

  他介绍,现在上海公务员使用的酷派加密手机,在研发过程中未和政府部门合作。一名接近国家保密局的人则透露,该加密手机并未使用更高级别的军用加密技术,也不属于军用保密无线通信网络内的通信终端,主要用于商业,批量投产、公开售卖。

   保密通信较少借助手机网络

  手机加密的话题引起了很多公务员的兴趣,也令一些官员感受复杂。

  “有的官员本来已经准备买苹果和三星手机的,现在也不敢买了,万一以后不能用,买了也是白买。现在,我也在犹豫,如果现在的手机坏了,或者说国家有这样的政策出来,我肯定也会选择一个国产加密手机。”叶青说。

  事实上,在保密手机成为热点话题之前,地方普通公务员在手机选择上,和公众并无差异。

  “我现在有一个苹果,有一个三星。”湖北一名地级市纪委书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叶青也用的是三星手机。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买手机时国外品牌手机的安全问题并未暴露,身边的官员目前大多还是用苹果和三星手机。

  上述两名厅官虽然都在敏感部门,但并未发现手机信息被窃取或出现泄密的情况。大多数时候,他们在使用手机时的烦恼主要来自各种抽奖、广告等垃圾信息。

  南方周末记者接触到的一些省部级官员,普遍对手机的安全问题比较重视。一名接近中央高层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国家领导人一般不用手机。

  事实上,在中国,目前的保密通信更多地依托于传统的安全通信渠道,而不是借助于开放的公共手机网络。

  叶青所在的湖北省统计局,平时工作中非常注意保密,“审计部门在开会时,规定参会者要把手机放在会议室外面”。叶青说,一是能保密,审计部门的会议经常会涉及一些关键数据;二是可以让官员不玩手机。

  叶青所在的审计部门,有专门的保密电脑用来处理重要的文字和文件,重要的处室都会配备这种电脑,“所有上网的电脑都可能被破解,电脑不上网是最简单的保密方法”。

  上述地市级纪委书记介绍,纪检部门平时是外网和内网分开。内网用于处理纪检部门的公务,与互联网隔绝,外网可以上互联网,为了防止泄密,严禁一台电脑两网同时用。山西省纪委办公厅一名官员也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该委也有同样的规定。

  广州市公安局一名警员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也称,公安系统的保密措施做得很好,手机泄密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这些保密措施包括,办公室的电脑不能插U盘和数据线、禁用路由器、上外网要用专门的办公网线等等。

  南方周末记者查阅大量官方资料,并未找到公务员手机泄密案件。不过,公安部门一名警员提醒,手机泄密案件肯定有,“可能案件本身也涉密,一般不对社会公开”。

  上海、广东、河南、湖北、重庆等地均有警方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目前公安系统在处理公务时,较为普遍使用的是具有保密功能的警务通。

   谁为“保密”埋单

  在上海,被加密手机生产和销售厂家认定为潜在用户的党政部门公务员人数在15万左右。

  酷派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项飞介绍,上海公务员所使用的酷派加密手机目前市场价为1990元。今年年底,上海可能会有5万党政干部成为加密手机用户。据此估算,销售商今年将有近亿元的销售额。

  上海公务员使用的加密手机由谁埋单?项飞说,“虽然是单位统一预定,但钱还得公务员自己出。

  叶青也认为,“采用单位团购方式,厂商相应降点价,我想公务员应该也可以接受。

  不过,上海媒体《新闻晨报》曾报道称,“吉先生是机关工作人员,上周,他刚领到一部单位发放的加密手机。”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市委一名副处级官员称其使用的加密手机是单位集中购买、统一下发的。

  在上述接近国家保密局的人士看来,即使由政府埋单,也无可厚非。“政府部门要求员工保密,就应该给予相应的保密经费,涉密人员本来就有保密费。因此,政府采购保密设备应该由政府支出。

  一旦手机列入保密设备,由政府经费支持,另一些问题随之出现:保密手机应该如何使用,哪些秘密信息能通过手机传播,以及如何避免工作手机保密功能用于个人私密目的。

  一位观察人士认为,一些官员对手机保密的兴趣高,也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嫌疑。官员的手机里,除了可能存在的涉密信息外,包括领导电话、社会关系资源和个人短信邮件等个人隐私信息,一些腐败官员甚至还有一些公款吃喝、行贿受贿及与情人的暧昧短信等信息不希望被发现。

  7月28日,中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处长方文碧透露,在中央纪委宣布对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韩先聪立案调查的当天,“他的手机信息显示,当天他有两场饭局,中午晚上各一次”。

  竹立家认为,“加密手机除了能把工作领域的机密加密,还会把一些公务员贪腐甚至出轨的证据也加密,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如果要真正推广加密手机,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什么人用加密手机什么人不用,要区分;什么信息需要加密什么信息不加密,也要区分。

  在5月28日上海电信、酷派和党政部门举办的沟通会上,一位参会人士注意到,参会的官员在现场没有就手机安全的技术提出疑问。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加密手机的外观和使用是否流畅,另外,“对加密手机的支付功能需求也比较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