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公务员面试时政类题目分析方法
很多考生在面试备考过程中学习了很多方法,记下了很多分析技巧,但是真正答题的时候却不知该用什么,甚至有的时候将几种方法混着用,答得不伦不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很多考生没有做好积累之后的总结和理顺工作,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到底该用什么方法。而这项工作在考前是相当重要的。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整理思路,主要谈的是测查综合分析能力的题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在这类题中,最令大家感到头疼的可能就是时政类的分析题目了,很多考生现在有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恐惧心理,不论是描述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还是谈谈对公共政策的看法,只要看到“理解”、“看法”一类的题就难受。
其实时政类分析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四种:1.按照主体追责(就是原因分析);2.畅想日后的结果(用正反两种角度畅想正面的意义和负面的危害);3.论述某政府行为的执政初衷(可以从官员政绩观、工作作风、群众观、权力观等角度分析);4.论述某政府行为的执政效果(可以从约束机制、长效保障力、界定标准、推广性或推广成本、公序良俗等可行性角度分析)。
整理出方法后,剩下的就是应用了,针对很多考生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该应用什么方法的问题,专家对方法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划分:
如果是让考生谈谈“对某社会现象看法”的题型,最理想的方法应该是“主体追责”或“畅想结果(影响)”。
如果是让考生谈谈“对某政府行为看法”的题型,最理想的方法应该是“论述政府行为的执政初衷”或“论述政府行为的执政效果”。当然,这两类方法也有更细致的划分,一般题目当中的政府行为比较“上纲上线”,与人民利益相关,多数时候应该分析的是“执政初衷”,政府行为比较“鸡毛蒜皮”,与人民利益相关性不大的(比如某政府试行“限蝇令”),多数时候应该分析“执政效果”。
不论是哪种分析,最后都应该配之以“对策”进行补充,但既然考察的是“综合分析”能力,其实更多时候,对策只应是配菜。
如果大家还在被方法困惑,或是在面对时政类题目时迟疑再三、一筹莫展,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可以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在面试当中脱颖而出。
来源: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