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一公司以卖保健品为名高息集资 13人非法吸存1.5亿

03.06.2015  10:16

  13名被告人昨日受审

  被告人以泰源公司的名义,通过发传单、打电话等方式,以“投资”给予高额回报(一般13%~15%)为诱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吸收资金。报案的受害者多达163人。

  广州日报讯(记者方晴 通讯员杨婷)以销售保健品为名,广州市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泰源公司”)高息集资,非法吸存1.5亿余元,报案的受害者多达163人。昨日,越秀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梁某前等13名被告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约100余名受害人旁听案件。

  据公诉机关指控,从2009年1月开始,被告人梁某前、曹某峰、朝某在经营泰源公司期间,雇佣被告人曹某丽、王某普、张某菊、高某鹏、郑某利、朱某华、卓某林、华某、程某玉、付某缓等人,以泰源公司的名义,通过发传单、打电话等方式,以“投资”给予高额回报为诱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吸收资金。

  2014年6月至7月,公安人员将梁某前等13名被告人抓获归案,并缴获泰源公司招商业绩工资表等资料一批。经广东诚安信司法会计鉴定所鉴定,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泰源公司吸收款项共计人民币约1.5654亿元,其中,已报案被害人163人,涉及款项共计人民币约1224万元,其间返还被害人人民币约94万元。

  庭审中,被告人梁某前对指控的罪名及犯罪金额有异议,他称:“我们公司的顾客都是购买保健品的客户,签订的协议是借款协议,是民间借贷,如果触犯法律也是无意间的行为。而且我才是主犯,其他人都是听我安排办事的。”他还表示,泰源公司大概在2003年成立,最开始是做工艺品,后来觉得市场不好,就改做了保健品,主要针对中老年、青少年,委托天津的公司开发制作,有正规批号。

  梁某前说,“2009年开始为推广市场,就向购买保健品的客户借款投资,并给予一定回报,大约13%~15%的利率,并在香港注册了公司,也是为了吸引客户。我自己没有拿过提成,而且客户的借款也还清了,没给的那些都是还没有到期的,一般借款期是两年。” 其他被告人部分认罪,庭审预计持续两日。

  公司与客户签协议 承诺高额利息

  据了解,泰源公司与投资客户签订的协议分二种。

  第一种是《借款协议》形式,即投资客户自愿借款给泰源公司,借款期限为39个月,期满后泰源公司连本带息(约20%)一次性将款项返还给投资客户。第二种是《协议书》形式,即投资者购买泰源公司的商品达到一定的额度时,可参与泰源公司该系列商品的宣传推广。泰源公司按季度配发一定比率的宣传推广费(即13%~20%的年息)给投资客户,协议期限为1~2年,期满后客户可选择退回未提的余货或提回余货款或换货。

  业务员提成吸存金额的3%~5%

  泰源公司一般以13%~15%的利率来吸引客户投资,如果去到20%利率的话,高出15%的部分就从员工个人奖金提成中扣除。除基本工资外,每月业务员拿吸收客户投资款金额的3%~5%作奖金提成;每月业务经理如果是自己吸收的客户就拿客户的5%~8%作奖金提成,同时拿取下属员工吸收客户投资款金额的1%作管理奖金提成;分管的副总经理拿取整个下属员工吸收客户投资款金额的0.5%~1%作管理奖金提成。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