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开公司帮助残疾人就业 实现残疾人自立
南方日报讯 (记者/邓强 实习生/周晓莉 黄宁馨)“喂,您好,我们这边是声声妙语公司……”3月24日,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明月关助服务中心的声声妙语公司办公室内传来员工此起彼伏的电话声。26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创办的这家公益公司将迎来一周年纪念。一年来,公司帮助解决了12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残疾员工的收入也不断增长。
大学社团开公益公司
李卓洋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计算机专业大二学生,他所在的大学社团“创行”是一个学生公益组织。2014年9月,“创行”团队在培英中学调研残疾人就业状况发现,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尽管国家出台了不少帮扶残疾人创业就业的利好政策,但是和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就业仍面临不小的困难。于是“创行”团队决定尝试帮助残疾人就业。
但是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项目?在广东省残联就业科的帮助下,他们决定成立语音服务公司,让残疾人担任电话客服。“一是残疾人适合体力劳动少、准入门槛低、办公地点固定、收入稳定的工作;二是电话服务外包行业需求量大,且增长迅速。该行业座席规模近年来保持21.13%的稳定增长,预计今年将达25万个,市场总额高达170亿元。”李卓洋说。
2015年3月26日,广东省首家由肢体残疾人士自主运营的电话服务外包公司广州市声声妙语信息技术服务公司正式成立。创业启动资金3万元来自社团募集的公益基金以及团队成员个人筹资。
开业之初,公司招募了4名残疾人士。开业的第一个月公司没有任何收入,但电话费、水电费、租金等费用支出却十分昂贵。整个团队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残疾员工也有所流失。
李卓洋说:“残疾人特别害怕被欺骗。”虽然公司没有盈利,但李卓洋与团队成员自掏6000元来发工资。
每个月收入可达3000元
此后,李卓洋和团队成员仔细分析公司市场定位,并通过线上线下全方面培训员工,邀请专业人士为员工普及电话客服知识,快速提高员工的技能;创新性提出季节性销售模式,逐步获得了一些大公司的电话外包服务,到第二个月的时候公司已经扭亏为盈。
李卓洋说:“现在帮助他们在运营方面解决问题,等足够完善和成熟之后,创行最后会抽离出来,让残疾人自己经营管理。”
广东清远的残疾人士李荣华是公司的“元老”,在这里工作已经一年。“这份工作真的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我可以自食其力,还能剩下一部分钱寄回去给爸爸妈妈”。李荣华说。
李荣华表示,因为公司员工都是残疾人,相互之间容易相处和沟通,比较能找到安全感。而且公司还允许有些行动不方便的员工在家里办公。“今天就有6名员工在家里。”
李卓洋介绍,现在这些残疾员工每个月基本工资有2000元,再加上1000元不等的业绩提成,基本上保障了日常的生活。此外,公司每个月从员工工资里扣除400元,为员工提供住宿和缴纳医保与五险一金。
在员工宿舍,记者看到有锅、电磁炉等餐具,还有些青菜和肉放在桌子上。李荣华说: “我们住在一起,下班之后就会回去自己买菜做饭吃”。
李荣华向记者透露,最开始做这份工作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很害怕打电话,不知道怎么去和客户沟通,经常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电话打通但是对方没有接的这段时间是最折磨人的,真想把电话直接挂掉。后来自己慢慢锻炼得多了,加上大家的互相鼓励,现在已经习惯了用电话去和客户交流,不再有之前的胆怯。”
谈到未来的计划,李荣华希望存钱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并且能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