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拟推广"公安 城管"综合执法模式 试行后见效明显
■谢晓丹称,允许基层创新执法形式,而目标是要达到“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图为他在车陂高地大街视察垃圾分类情况。 新快报记者毕志毅/摄
在天河区车陂试行后见效明显,多部门联合执法对走鬼、五类车等都颇具威慑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曾经非常难管,仅东圃大马路就有2000多个走鬼档,仅去年下半年,车陂街道城管执法队就先后有近20名队员因摊贩暴力抗法而受伤。 今年11月17日,车陂街在全省首创“公安城管”为主的“天河车陂综合执法模式”。由于形成合力,短短一个月,执法效果立竿见影。昨日,广州市在车陂街召开深化推进 “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工作现场会,广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谢晓丹和广州市城管委主任、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危伟汉带领广州12个区市分管公安、城管的副区长实地参观学习,拟在广州全面推广这种模式。
●以前
分散执法使城管和民警都压力巨大
车陂街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约16万,其中户籍人口约3.7万,外来人口超过12万。
“车陂是一个复杂的城市管理‘综合体’,有天河最大、最拥挤的城中村车陂村,有原东圃镇老旧城区,有新建的现代小区,还有上百年历史的东圃商圈。”车陂街党工委书记王亚平昨日介绍说,随着广州城市中心东移,加之BRT、地铁站陆续建成开通,车陂及周围地区的流动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各类流动商贩大量出现,仅东圃大马路就有2000多个走鬼档,给城市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东圃大马路最多的就是乱摆卖和五类车,城管去执法时,因为没有强制权,走鬼不怕他们。”负责挂点联系车陂街的天河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刘瑜梅说,天河以前公安、城管、交警等各条线的执法压力都很大,主要是分散执法,没有形成合力。
以前,一方面,城管赶走鬼,走鬼理都不理;而派出所的案子占全区的9%,干警天天加班,压力很大;而交警又被人骂“不作为,不处理五类车”。
●探索
公安城管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实现共赢
刘瑜梅说,通过摸索、学习,天河区首先试点“公安城管”为主的多部门联合执法,在全省首创了“多部门综合执法合作共赢的城市管理模式”。
执法大队下辖路面巡逻综合执法中队和网格综合执法中队。路面中队由70人组成,其中车陂派出所16人(干警8人、辅警8人),车陂街执法队16人(在编队员8人、协管员8人),交通协管员16人,车陂村治保大队16人,天河交警大队、东圃工商所、车陂食药监所分别安排相对固定的两名执法人员接受调配参与共管。
从早上7时到晚上12时,每个小分队有两名城管队员、1名警察、1名辅警、两名治保队员、两名交通协管员,一共8人,分成多班负责到路面进行巡逻执法和守点。刘瑜梅介绍,把派出所路面巡查的警力放到了综合执法大队,实际上是增强了派出所的力量。“之前一队是两个人在巡,现在有8个人一起巡,派出所直接现场处理,减少了很多警情,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王亚平说,以前走鬼和五类车赶不走,现在一看到执法车,就立马走掉了,这就是一个好的转变。以前在东圃大马路走路都困难,社会治安较差。如今城管、公安一起强制执法,现在整条街都干净了,街头上引发的纠纷,包括打架斗殴等大大减少,也降低了整个车陂派出所的警情。
记者了解到,“车陂模式”已在天河区开始推广,目前全区21条街道已有16条街道组建完成,其余5条街道月底将完成组建。
●效果
2000多个流动摊贩绝大部分都不敢出来了
11月17日,车陂街综合执法大队正式运作。当天晚上,原本被摊贩占领的东圃大马路立即恢复了原本的“清爽”。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小贩的踪影。
“运作的一个月里,发现效果立竿见影。”刘瑜梅说,以往城管执法遇到大行动时,往往会联合公安展开执法,但这种“联合”只是临时性的,需要一定的协调和沟通成本。但是“天河车陂模式”将“公安城管”等多部门联合执法以制度的方式固化了。
在昨日的考察中,记者看到,昔日杂乱无序、寸步难行的车陂街,街道整洁宽敞,街道两边的商户无一家占道经营。记者注意到,上路巡逻的执法队员,配备统一的反光马甲以及盾牌等防护装备,乘坐一辆警车和一辆综合执法车在路面巡查。警车上坐着1名警察和1名辅警,综合执法车则由城管队员、综合治保队员和交通协管员组成,他们在警察的带领下进行路面巡查。执法巡逻车每间隔10分钟就会有一辆。街头巷尾还有治保队员在站岗。
“现在执法的人多,用面包车摆卖的,交通协管员就会警告,拒不离开的交警直接过来拖车处理。”据附近居民介绍,有公安在场,小贩也不敢抗法,东圃大街2000多个流动摊贩绝大部分都不敢出来了,“有的想等风头过了再回来,有的已经找别的地方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