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诈骗专挑老人下手 家有老人的请看紧了

10.09.2018  15:23




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今天(9月9日)通报:广州市反诈中心根据实时警情监测发现,今年7月份以来,冒充“公检法”诈骗警情出现反弹迹象,且不法分子偏好于向老年群体下手,因为一方面老人家普遍老实守法,稍加“恐吓”便“乖乖就范”,另一方面老人家普遍积蓄较多,诈骗一旦得逞“收获颇丰”。近日,又有一名六旬退休老人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被骗300多万元,损失惨重。老人家上当受骗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更是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及社会诚信建设。警方提醒:骗子提前发起“业绩冲刺”,冒充“公检法”诈骗专挑老人下手,家有老人的请看紧了。


冒充“保险公司”来电,事主掉入圈套

8月21日,事主蔡老太手机接到一个显示为“+86139********”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并能准确报出事主的全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因为身份信息准确,事主便应答对方“”,对方接着告知事主“您购买了一份12000元的保险保单,现在您提出办理理赔,我们需要核对信息,同时您要提供健康证明。”事主懵了:“我没有购买过保险啊。”对方又找来了“上级领导”接过电话继续编:“经核实,您于2017年12月在武汉向保险公司购买了保单,有人提供冒充您本人的资料前来索赔,可能您的身份信息被人盗用了,我们建议您报警。”事主慌了:“我不会,怎么报警啊?”这正中骗子圈套,骗子连忙说:“我们帮您直接转接到当地公安局报警。

警方分析:一是凡接到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都需格外警惕,本案中来电显示前缀为“+86”的更是境外拨入的诈骗电话。二是骗子通过不法途径获取了事主的全名、身份证号、电话等个人信息,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诈骗。三是骗子会编造各种莫须有的名目来吓唬事主,事主往往会急于否认、撇清关系而与骗子辩解,这正是骗子所需要的,下一步套路就是帮事主直接将电话转接到所谓的“当地公安局报警”。警方提醒,公安机关是不会接受转接电话报警的,正确的做法是马上挂断对方电话,另行拨打110电话咨询求助,并向警方举报提供线索。


编造“案件”恐吓,事主对号入座“乖乖就范

电话转接至一个自称“吴警官”的人接听,向事主询问一些情况后又转至自称是“刑侦队赵队”接听并告知事主:“破获了一个‘案子’抓获了十多人,在他们居住的地方搜出多张银行卡存折,其中就有一个你本人的银行存折,内有存款268万元。”还告知事主“涉嫌洗黑钱”,要对其进行调查,并瞎编“经我们调查,你本人名下有23张银行卡。”事主绝对没有开那么多张银行卡,因害怕惹上罪名,便立即配合将自己所有的存折都翻出来统计,一共11本,还向对方逐一报告了每本存折的账号最后四位数。

对方随便选了事主其中一个银行活期存折的账号尾数,告知事主:“你提供了尾号为****的银行存折给‘洗黑钱’的人索要回扣,现在要对你这本存折进行审查。”随后还向事主发来了一个含有事主“通缉令”的“网页链接”,事主更是对“案件调查”深信不疑。

由于事主曾在该网页中输入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包括银行账号及密码等信息),骗子要求事主将自己所有的存款存入这个银行账号内,还询问事主有没有开U盾,会不会操作网银。事主老实回答“有开U盾,会操作网银。”对方要求事主每天9时、19时均需通过微信向对方报到。

警方分析:事实上骗子瞎编事主“名下有23张银行卡”是一个铺垫,为的是顺利套取事主主动报出自己真实的开户情况以及资金情况。骗子选定事主名下的其中一个银行账户,要求事主将所有资金归集到该账户,询问事主是否有开U盾、会不会操作网银,实际上是为了方便骗子将事主的资金转走的后续操作。此外,如果事主(多数为老年人)不懂操作网银,骗子往往会派出自称是“协勤员/便衣警察”的年轻人(多为已被骗子洗脑上当受骗的90后年轻人),到老人家中取走存折、身份证、密码等,这些年轻人充当骗子“帮凶”,到银行柜台谎称是老人的“孙女/孙子”,将老人账户内的资金转移最终落入骗子手中。


事主归集数笔巨款,供骗子“资金审查

次日,事主到银行柜台将30万元定期存款转入自己名下的某银行账号,8月23日骗子在微信内告知事主:“存款准备好了就用U盾插入电脑,打开电脑之前要用一块布将显示屏盖住,因为所显示的内容是国家机密,不能查看,如果手机有短信提示也不能查看,只能在键盘上输入账号和密码。”事主按骗子的指引在家里电脑登陆网上银行操作,到了晚上,对方通过微信联系称事主“不老实,还有些理财产品以及基金没有赎回”,要求事主第二天马上去银行办理赎回。

8月24日,事主到银行柜台,将自己名下的82万元理财产品及其丈夫名下的96万元理财产品办理赎回,并存入银行账号内,随后还办理了另一银行的22万元理财产品赎回(3个工作日后到账)。事主回家后向对方报到汇报情况,又按对方指引在自家电脑网银操作让他们进行“审查”。

8月28日上午,对方告知事主他们通过“金融局”查到事主另外一个银行的定期存折内还有一笔50万元的存款,要求事主马上将存款转入活期存折。事主马上到银行柜台按照指令照办了,11时按指示在自家电脑网银操作让他们“审查”。

8月29日上午事主如期报到,对方问“基金赎回的钱到账了没”,事主查到22万元已到账,又按指令到银行将22万资金全部转入银行账号内,随后按指示在自家电脑网银操作让他们“审查”。

警方分析:事实上,骗子强调的“资金审查涉及国家机密”,要求事主用布将显示屏盖住不能看、手机有短信提示也不能查看等各种借口,都是为了蒙蔽事主,实际上是偷偷盗转事主的资金。因为事主曾经打开了骗子发来的“网页链接”(实际上是木马病毒)并输入了自己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骗子都能在后台实时获取,从而精准地盗转事主的每一笔资金,并且摸查事主银行其他账户的资金情况。因此骗子编造的“通过‘金融局’查到事主某个定期存折内还有50万元存款”的谎言,让事主更加深信不疑。


反诈中心多次劝阻且民警三次上门,事主终醒悟

8月31日17时许,市反诈中心获悉民警办案过程中发现一位疑似被骗事主(正是蔡老太),值班民警通过其他途径查得事主的联系方式,立即拨打其电话以及发送防诈骗宣传短信。经查,事主的手机被骗子诱导设置了呼叫转移,接听电话的是一名讲普通话的女子(实则是诈骗团伙的成员),坚称不认识机主企图迷惑反诈中心民警。几经周折,反诈中心民警终于在18时联系上事主进行劝阻,当时事主因为出于“赵队长”曾对其强调“此案重大,不能对任何人透露情况”的原因,害怕惹上“泄密罪名”,便对反诈中心民警撒谎“自己没有被骗。”反诈中心民警经研判分析事主很可能已被骗子深度洗脑,19时再次去电事主进行劝阻,但事主仍然坚称各种“没有”。

9月1日清晨,反诈中心获悉事主仍与骗子长时间通话,便果断通知属地越秀区公安分局派员到场核实情况并进行劝阻。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事主家中,但事主已外出且没带手机,其丈夫对妻子的事情并不清楚仍蒙在鼓里,面对民警询问坚称没有收到诈骗电话、没有财务损失。

反诈中心接到分局反馈情况后深知情况紧急,再次指令分局派民警上门当面核实,但事主的丈夫不予配合,不接受民警的协助处理。反诈中心获悉现场情况,为避免事主遭受更大损失,第三次指令分局派员到场将老人带回派出所做进一步劝解工作。12时,事主外出回家后,其丈夫告知当天派出所民警几次来家中,找事主核查情况,此时事主才隐约意识到可能被骗了,在丈夫陪同下前往派出所报案。经办案民警核实,事主共损失343.8万元(包括曾动用其丈夫的资金)。

回访事主:9月4日16时反诈中心回访事主,其称报警当天还准备了190万元准备供骗子“审查案件”,幸亏反诈中心以及派出所民警连番劝解,才清醒过来及时打住,没有造成更大损失。


警方提醒:

1.冒充“公检法”的诈骗,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作为子女应把防骗工作做在平时,多和家中老人宣传防诈骗知识,多关爱、沟通、交流。

2.凡是主动来电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公司”等客服人员,以你“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涉案、骗保”等为由,主动帮你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骗子。如遇各类“客服”主动来电,告知“电话要停机、社保卡要停用、有保险要办理理赔、有人盗用你身份信息做违法事情”,务必提高警惕并保持冷静,挂断对方的电话,切勿通过对方电话转接至下一线。如有疑问,可另行通过114查询官方登记的对应业务客服电话,联系客服询问情况,进行核实。

3.公检法机关没有“电话/QQ视频/微信视频”做笔录的做法,要求通话内容“绝对保密”、通过QQ、微信发送“通缉令、逮捕令”的,都是骗子。

4.任何要求把资金归集到指定账户(无论是自己名下的账户,还是对方提供的账户),要求开通网银,提供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的,任何上门索要银行账户存折、身份证的人员,都是骗子。


反诈中心呼吁:全民反诈,人人有责!

1.如遇拨打亲友电话时发现有“停机、空号、呼叫转移”等异常情况,需提高警惕,设法通过其他途径联系该亲友,核实并提醒谨防上当受骗。

2.各银行柜台工作人员需多加留意以下两类情形,一是老年人单独或由年轻人陪同前往银行柜台,要求开通网银业务、大额资金定期转活期、大额理财产品赎回、提现、转账;二是年轻人(多为90后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携带老年人的身份证、银行卡、存折等,单独(或共同)前往银行柜台,代为办理资金定期转活期、理财产品赎回、提现、转账等业务。银行职员务必提高警惕并加强甄别,如认为情况可疑,请立即拨打110电话向反诈中心举报。

3.各类可能进行图文打印、复印的公司店辅需多加留意,如遇到店打印“公安机关工作证”“公安刑警队协勤证”等的可疑人员,请立即拨打110电话向反诈中心反映、举报。

4.如遇派出所民警上门劝阻,或要求亲友、事主所在单位协助联系疑似被骗事主进行劝阻的,请积极配合。接到陌生电话,如有疑问,请立即拨打110电话向反诈中心咨询、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