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寄语公益组织联盟 树立好形象传递正能量

19.05.2014  16:10


  宋武杰 绘

  【民生关注】

  近年来,我市义工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注册登记的已有49家社会服务类的义工慈善组织,但这些组织长期处于“单兵作战”状态,在面对重要活动时往往不能相互协调,在面对较大的救助项目时往往因“势单力薄”而力不从心。为更好地团结、协调我市民间公益力量,梅州日报社率先倡导并和团市委一起组织我市10个公益组织成立了梅州市社会公益组织联盟,并签订协作框架协议。该联盟成立近半个月来,引起社会各界持续关注。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该联盟是传递正能量的良好平台,但要注意规范运作,使联盟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联盟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各成员组织的自身特色。

  ● 本报记者 秦秋霖  实习生  朱淑茵

   联盟是传递正能量的

  良好平台

  “社会公益组织联盟可有效整合分散的公益力量,无论是财力、人力还是其他力量都是分散的公益组织无法比拟的。”嘉应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胡解旺认为,如今,在面临着人与人之间信任程度降低、人际关系持续创伤的情况下,公益组织联盟将成为修复人际信任矛盾和创伤的“云南白药”。因为“雷锋式”的单个人做好事、善事在互信不够的情况下很难不被人误解,而贴有特殊标签、代表善良、友好的公益组织成员可成功避开陌生人的固有成见,容易被接纳和理解。社会公益组织联盟不仅可以传播社会正能量,还可在未来的公益活动中发出更大的声音,产生更大、更广泛的影响,带动整个梅州公益事业的发展,并将逐步成为世界客都一张靓丽的名片。

  梅州市志愿者联合会秘书长黄卓藩告诉记者,社会公益组织联盟在团结志愿者组织、宣传发扬志愿者形象与精神有着重要作用。他表示,公益组织联盟在整合资源、增强志愿者号召力方面能形成持续影响,为社会传递正能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