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公祭体现出中国从国家层面对历史的重视
资料图
参考消息网12月14日报道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12月13日报道,这是国家主席首次出席这一追悼仪式。中国政府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国家公祭 日,再次体现出从国家层面对历史的重视。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预计中国会呼吁与国际社会加强联手合作。
时事社12月13日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当日举行的公祭仪式上表示“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等日本方面的行为和历史观予以牵制。据报道,日中首脑11月举行了两年半以来的首次会见,两国关系趋于改善。在这种背景下,习主席在讲话中也向日本国民发出了和睦的信号,表示“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报道称,这是今年以来习主席第三次就抗日战争历史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前两次是在7月7日卢沟桥事件77周年和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
路透社12月13日报道说,去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之后,中日两国关系急剧恶化,两国还围绕东海的一系列岛屿有领土纠纷。但是,忌惮经济风险的两国上个月达成了一项协议,试图在习近平与安倍在北京的“破冰”会面之后能重启两国关系。
据《俄罗斯报》12月11日报道,在北京和东京近些年因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土争端而关系大幅恶化后,近来中日关系出现缓和。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报道称,中国的反日言论如今有所缓和。例如,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首席委员唐家璇在谴责日本战争罪行时一贯言辞激烈,现在则谨慎委婉不少。
美国《彭博商业周刊》 网站12月12日发表文章说,在国家公祭日前夕,中日关系有了新转折。在上月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习近平与安倍终于举行了首次会晤。尽管会面的 气氛冷淡,但这是中日关系出现转机的一个迹象。12月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了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双方全体委员,并对他们说“应当继续 克服政治障碍,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