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20年终启“货币化”大幕 支出或减半

18.07.2014  12:26

“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力度的公车改革”拉开大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6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改为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也就是说,此轮公车改革将彻底推进“货币化”模式。

专家表示,此次公务用车改革在廉政建设、节约财政资金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财政支出中的公务用车支出有望减少50%左右。但是,由于“一般公务用车”和“特殊专业技术用车”等非一般公务用车的界限很难判定,改革仍然存在技术性难题。

   预期

   公车支出有望减半

不少声音认为,此次公车改革意在有效控制特权消费、公车消费,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在廉政建设、节约财政资金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力度的一次公车改革。从中长期来看,节省支出的效应会逐渐显现出来。”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说。

在“三公”经费中,公车开支几乎占到60%,是最大的一块,其中购车、养车这两项开支非常巨大。

中央本级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执行和2014年预算安排情况显示,中央本级201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执行数为71.54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2.53亿元。与2013年年初预算相比,中央本级201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执行数减少8.15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减少1.46亿元。2014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1.51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1.27亿元(公务用车购置费6.63亿元,公务用车运行费34.64亿元)。

此次公务用车改革究竟能减少多少行政成本?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车改革最直接的效应是减少了在车辆购置、运营方面的开支以及与公车相关的司勤人员的薪资开支。综合考虑,此次公务用车改革后,财政支出中的公务用车支出有望减少50%左右。

贾康在一篇文章中测算,此次公车改革涉及约80万辆公务用车、近6400辆中央国家机关本级用车,实际支出总规模将从基数水平下降约7%。贾康认为,这并不是减少未来支出的最大影响因子。他指出,车改减支的第二重效应是将减除今后陆续达到更新年限的涉改公务用车的更新成本,这将减少行政经费开支的幅度提高到27%。除此之外,贾康认为,车改还将减少其他开支,比如参改车辆预计产生的收入减去司勤人员安置成本支出后的净值,以及车改减少的每年新建停车泊位的建设费用等。

“公车改革‘雷打了很久’,现在‘终于下雨了’,付诸行动了,这是改革加快的一个信号。”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阅读全文
院士专家智汇“花城院士讲坛” 共话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
  8月5日,第三十六期“花城院士讲坛”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期讲坛由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003013.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上线“可取走式”换乘指引牌
近日,有细心的市民乘客留意到,广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