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车改革”满月 厅级干部与同事“拼车上班”

03.08.2015  17:47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后,第一批拍卖车辆

广东“公车改革”满月 在全国已亮方案4省中补贴最低

策划统筹:温建敏

执行:羊城晚报记者 李国辉 实习生 胡丽丽 丁高阳

7月起率先在省直机关单位掀起施行的“2015年广东车改新方案”,如今已经满月。羊城晚报记者调查了解到,“车改”一个月来,省直机关单位多了许多新气象。步行上班、公交地铁出行,甚至是时下时髦的“拼车”和使用APP打车,省直机关干部以这些方式在“适应”车改新政。

而在一周之前,湖北、安徽两省车改方案也正式出炉,成为全国公布车改细则的第三、第四个省(市)。令人唏嘘的是,在已公布车改方案的4省中,作为经济强省的广东,车改补贴却名列最后,让不少干部“难以理解”。

原全国人大代表,素有“车改第一人”之称的叶青笑着告诉记者说:“这下广东的干部心里也许又会有落差了!”

  A 现象

        厅级干部与同事“拼车上班”

正式实行车改已经满月,广东省直机关干部,能否适应没有公车的节奏?

对于“车改”这一敏感的话题,在这一次车改中一直被外界传“冲击影响较大”的副厅级干部(按照规定,在职正厅以外干部均取消配车),均不太愿意述说这一个月来的感受。

“改革之后,需要一个过程,慢慢适应了就好!”广东省副厅级干部,某局副局长王小平(应采访对象要求使用化名)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推行公车改革之后,干部需要一个适应期。问起如今乘坐哪种交通工具上班时,王小平表示,大多数时候,他会与附近的同事一起“拼车上班”,遇到要到省政府开会等情况则“自己开车”。

王小平也坦言,很多时候确实会出现“不方便”的情况,“比如去省政府开会,我自己开车去,但那边停车也不方便,很多时候车辆不一定能开进去。”

省委开完会后干部群聚“打的”

广东省司法厅的一位处级干部王兵(化名)则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车改以后,很多公车已经封存,车队也再不复原来的规模。据王兵称,据他了解,许多副厅级、处级干部基本上都是选择开自己车上班。

王兵说,他自己也很少能用上公车,很多时候甚至还要“私车公用”,像他这样的干部对于“车改”都是“打心里支持的”。但对于补贴标准,他却认为“还是有些低了”。

“副处级干部的车补只有800元,而广州市区的停车费又这么高。”王兵称,他每天早上要先送小孩上学再上班,只能是开自己的车上下班,800元车补对他来说还不够交停车费。

王兵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由于省委停车位少,不少领导干部在省委开完会以后,出现了“群聚打车”的情况。“你们自己可以去看看,一般中午开完会,会有一帮厅级干部聚在省委门口打车,很壮观!”王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