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公车改革计划上半年完成(组图)

11.02.2015  07:19

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

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

省环保厅厅长李清。

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一场记者会 四部门一把手回应焦点问题

  昨日,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一场记者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春洪,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林应武,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李清,对记者提问进行回复。李春洪介绍,广东自贸区总体方案及负面清单很快将提交国务院办公会议讨论,预计可能会在近期批准该方案。他透露,广东自贸区对港澳的投资者跟对国际上其他的投资者还是有区别的,港澳进入的门槛可能更低一些。

  广东自贸试验区

  自贸区总体方案有望近期获批

  在回答记者有关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如何错位发展、自贸区何时挂牌等问题时,李春洪表示,广东自贸区去年年底获得国务院批准,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制定自贸区的总体方案。他说,目前国家30多个部门基本上已达成共识,总体方案以及一个负面清单也达成共识,很快要提交国务院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我预计可能会在近期内批准这个方案。

  李春洪表示,广东自贸区跟其他省的有些不一样。“广东自贸区是在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和广州南沙三个新区的基础上各选出一个地方来建自贸区,我们考虑将来在建自贸区过程当中功能还是有所错位的。”李春洪对自贸区三大区域的分工做了归纳:“初步研究,前海主要还是对香港;横琴主要是对澳门经济未来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撑;南沙将来除了面向港澳之外,还要更多地面向国际,要在投资贸易各方面的便利化跟国际接轨。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也要在提高开放水平和国际贸易接轨方面发挥作用。

  至于广东自贸区何时挂牌,李春洪表示要等中央批准,批准之后很快就会挂牌。

  港澳投资者进入门槛或更低

  李春洪再次强调:“自贸区将来不再是政策洼地,而要是规则的高地,不能再通过自贸区搞这个优惠那个优惠,它最重要的是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创造一个很好的体制政策环境,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适应国际贸易规则,所有方案的设定都要按这个总的指导原则来进行。

  关于粤港、粤澳合作,李春洪说,现在有CEPA的特别安排。在很多方面,CEPA比自贸区的制度安排还要灵活。将来的负面清单会有附件,哪些门槛针对港澳会降低—只是针对港澳,其他投资者不享受这个待遇。

  “广东的自贸区实际上是两方面的政策,或者是体制机制创新的叠加,特别是在前海和横琴。国家已经给前海、横琴、南沙这三个新区的政策,将来同样适应于自贸区;同时,自贸区还会设置一系列新的体制机制,这也同样适应于新区。”李春洪说,这是广东自贸区跟上海、天津相比一个很大的特点。

  李春洪表示,将来香港、澳门的投资者、经营者在这个地方既可以享受到CEPA特别安排的政策,又可以享受到按自贸区设置的指导原则。“应该说,对港澳跟对国际上其他的投资者还是有区别的,他们进入的门槛可能更低一些。

  GDP增速

  去年经济质量、效益、结构都很好

  有记者问,该怎么看待去年广东GDP增速低于预期目标的问题。李春洪说,去年经济的下行压力很大,广东没有完成GDP增速的指标,但是广东经济的结构、质量、效益指标是全面提升的。在结构方面,第一产业4.7%,第二产业超过46%,第三产业达到49.1%,第三产业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服务业当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已经占到了58.4%,制造业当中先进制造业已经占到了48.1%,高技术制造业的产值也占到了25.7%。

  在质量和效益方面,去年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9万亿,比上一年增长了12.5%,占全国的1/8强,给全国的财政收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9%,增长的幅度是全国最高的。广东企业的效益指标方面,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2.4%,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了9.1个百分点。

  在城乡居民收入和个人财富方面,去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8.8%,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0.6%,都高于GDP的增长,居民的个人储蓄5.3万多亿,增长了5.1%,占全国接近的10.9%;个人购买的理财产品接近八千亿,个人买的人身保险费达到1500多亿,增长了24.3%。李春洪说,这些数据都说明广东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是大幅度提高的。

  李春洪还说,初步核定去年万元GDP能耗下降了3.4%,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降幅度都比较大,这说明环境质量也在提升。

  李春洪表示,现在中央要求淡化GDP,广东这样的速度、质量、效益和结构的指标,完全符合中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要求。广东比较早地进入了新常态。

  财政收入与GDP不是一一对应

  有记者问及,今年广东省GDP预期目标为7.5%,但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目标是10%,比GDP的增速高2.5个百分点,应该如何看待GDP和财政收入的关系?曾志权说,财政10%是按可比口径来计算增长量的,除去一次性的或者不可比的因素,自然增长率也就是7%,比GDP增速低0.5个百分点。

  曾志权解释说,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收入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增长情况,但是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专项资金控制在18%

  “之前出了李兴华的案子,今后会继续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曾志权说,专项资金原来设置得过多过滥,最近几年一直实行清理规范、裁减合并收归,从原来的632项压减到去年的230项左右,财政额度压减了30%,清理效果非常明显。

  原计划到2017年,将专项资金项目控制在250项以下,占财政总支出比重20%以下,但今年已提前达到这个目标了。今年预期调整的目标是占财政总支出比重18%左右。同时,采取“1+8+X”的办法,建立多维度、全方位的监管制度体系。“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由过去的财政、审计等几个部门监管改为向全社会公开。

  养老金并轨

  养老金并轨是渐进式改革

  国务院近日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金保险制度并轨工作。省人社厅厅长林应武将这项改革内容概括为“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统一实行统账结合的制度;“五个同步”是指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确定机制和调整机制同步完善,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实施。

  林应武说,改革实施时间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对象是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在编的工作人员,全省涉及到在职人员约211万人,制度的模式是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统账结合的模式,个人缴费法定8%。

  公务员退休后与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待遇差一直备受诟病,究竟改革以后公务员们待遇会有什么变化?林应武也作了直白的解读: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总体水平是比企业要高一些,主要是体制机制造成的,解决待遇差不可能一步到位。这次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制度并轨的问题,实现制度统一,形成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在规则和制度上的公平。从原来的拿退休金改为拿养老金,与企业职工相同的基本模式和政策,体现了制度的公平和规则的公平。今后可以逐步化解待遇差这种矛盾和问题。

  港珠澳大桥

  大桥海底沉管沉放复杂程度

  跟“嫦娥天宫”对接难度相当

  近年的省“两会”上,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进度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李春洪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坦率表示目前港珠澳大桥建设遇到了大难题。

  “港珠澳大桥是世纪工程,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个工程像它这么复杂和具有挑战性”。他说目前大桥在水面上的桥墩已经基本建成,最复杂的6.7公里海底沉管的沉放施工,要在现海底基床上再往下挖45米,将沉管沉放下去之后再覆盖。这些用于行车的沉管每一截重达8万吨。“要在基床上挖沟,再把沉管放下去,两个沉管对接的时候还不能进水,必须一截一截对接,复杂程度跟‘嫦娥’和‘天宫’对接的难度差不多,某些难度还要高一些。

  李春洪表示,海里受到潮汐、海流、泥沙还有航道船只运行的影响。6.7公里的隧道一共有33节沉管,每一节的地质情况都不一样。之前已经安装了14节,去年10月本来要安装第15节沉管的,但是遇到难题—挖了45米深的沟,泥沙淤积量突然发生跟前14节完全不一样的情况。

  于是请来了国内外最顶尖的专家来攻关,“光为找原因就分析了3个月,用卫星扫描、分析气象潮汐等,还用超级计算机来计算模拟各种因素,最后还没有确定究竟是哪些原因综合作用,哪一种原因作用的权重有多少,实在是太难了!”李春洪感叹道。

  如期建成困难相当大

  虽然遇到了很多不可预测的困难和技术问题,李春洪表示,到目前为止,港珠澳大桥工程推进总体还是稳定的,质量是可控的,按照安全运行120年的标准来进行的。能否按原计划在2016年底建成通车,他坦言困难相当大,“能不能按时通车,这取决于我们的科研力量、组织进度,还要看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困难”。

  公车改革

  县以下公车改革年底前完成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完成全省党政机关的公车改革。李春洪介绍,推进公车制度改革,实际上从去年年中已经开始筹划,目前全省公车改革整体方案和省直单位的实施方案已经制定出来,去年12月已经上报国家公务用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现在还没有批下来。

  按照省里制定的总体方案,将分步骤实施:省直单位公车改革率先进行,原计划是4月1日开始实施;第二个层面是市一级,按计划到今年6月底之前要完成改革;第三个层面是县以下的,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但是现在方案还没批,能不能按这个时间表来进行取决于国家公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批复。如果及时批复的话,将会按照原定时间表来推进。

  公职人员更关心车改之后能发放多少交通补贴,老百姓们又担心补贴标准会不会定得太高。对此,李春洪表示,关于车改后交通补贴的标准,国家有规定:一是各地的最高补贴标准不得超过国家定的120%;二是公车改革之后,公车的总额费用支出要低于改革前公车的总额费用支出。在这两条标准要求下,各地可根据实际拟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他透露,省直部门的实施方案已经制定出来,全省各市和县以下的方案现在还正在资料收集过程当中。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情况比较复杂,大致分三类:一类是比照公务员管理,还有一类是差额拨款,还有一类主要是企业自筹的,将来公车改革的实施会有指导意见,现在还没有研究到这一步。

  社保缴费

  粤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全国最低

  对于部分企业反映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比较高,企业负担重,林应武也作了回应:“有说法指我国的养老保险费率全球第一,这并不是事实”。他以广东、全国以及其他国家三种情况的数据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广东的养老保险平均单位缴费比例是13.19%,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比例8%,加起来是21.19%,是全国最低的。

  国家的法律规定单位的缴费比例是20%,个人是8%,两项合计是28%。而世界上比较高的国家,像意大利,缴费比例高达33%,波兰高达32.5%。

  广东今年统一了全省的养老保险的费率费基,从今年开始,广东省企业职工单位的养老金缴费率统一调整到13%~15%之间。林应武介绍,调整后是按照2408元作为一个月缴费的最低下限,低于13%要调整到13%,高于15%的要降低到15%。

  环境保护

  着重监管边远工业村镇污染

  今年GDP增速7.5%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如何解决企业盈利与环保之间的矛盾?

  省环保厅厅长李清表示:这几年广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于改善环境质量,成绩是不错的,超额完成了国家安排的任务,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珠三角地区PM2.5下降了10.6%,PM10下降11.4%,从前年的46微克降到42微克;另外有一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发展,饮用水源水质达到100%达标,应该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

  去年12月,被小工厂包围的广州市白云区颜乐天中学环境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广东有很多工业村,在环保上该怎么解决?李清说,过去着重在大城市主要集聚区来抓环保,去年开始环保厅发现在顺德区、广州白云区出现了很多无牌无证的工业,产业非常混杂,甚至连基本的排污证、排污设施以及工程执照都没有。

  李清说,这几年广东投入了很多资金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在大气改善方面着重在珠三角推动电厂的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各种扬尘的控制,很有成效。他表示,珠三角环境质量要全面提升,一方面要巩固原有治理措施的成效,另一方面也要把注意力放在对乡镇工业的规范管理上。李清说,环保部门将着重对一些边远工业村镇进行监管,通过综合监管、综合治理来加以解决。

  改革对象分“老中新

  改革对象按照时间段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

  “老人”是指改革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来发放养老金,并参加今后的养老金待遇调整;“中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要实行过渡性的措施,在发展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依据缴费年限来发放养老过渡金;“新人”是指改革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通过建立新的机制来合理衔接。换句话说,对“新人”就是完完全全实现了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

  自贸区的开发建设担负非常重要的先行先试任务。通过自贸区建设,要探索国际贸易投资便利化体制机制的改革。不是建政策洼地,而是建规则的高地。

  财政部门对所有资金每年不定期按一定比例抽查,一方面进行绩效评估,另一方面进行专项审查,审计部门也随机审查,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要发挥环保的调控作用来支撑经济的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优化环保的调控、改革环保环评的审核制度来支持一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养老金保险制度并轨改革是渐进式改革,是立足增量的改革,实现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平稳地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