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升”:中国经济传递积极信号

14.04.2016  14:42

原标题: 六个“升”:中国经济传递积极信号

  “中国经济一季度会出现‘开门红’吗?”“我认为这有充足依据和充分支撑。”面对记者的提问,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语气坚定地说。在前期重要经济指标在向好方向发展的基础上,3月中旬和下旬延续向好方向,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加。

六个“”蕴含积极变化

  “我想用六个‘升’来形容当前出现的积极变化。”赵辰昕在今天举行的国家发改委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说。

  一是投资增速有所回升。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2%,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0.2个百分点,累计增速在一年以来首次回升。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41.1%,这是2010年以来月度最高值。调研发现,3月保持了这种向好的态势。

  二是价格总水平有所回升。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2、3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均上涨2.3%。在政策预期、库存回补、主动减产、前期超跌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钢铁、电解铝等主要原材料产品价格出现一波明显上涨。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由降转升,比上月上涨0.5%,是2014年1月份以来的首次上涨。同比降幅也比上月缩小了0.6个百分点。

  三是企业利润由降转升。受产品销售增长加快、出厂价格降幅收窄等因素共同作用,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4.8%,新增利润355.4亿元,改变了去年全年利润下降的局面,是去年6月份以来首次月度正增长。

  四是房地产市场交易量明显回升。受房地产政策调整等影响,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活跃,商品房销售明显加快,前2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长28.2%、43.6%,增速比去年分别提高21.7和29.2个百分点。

  五是财政收入增速回升。受房地产相关税收较快增长等因素影响,前2个月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3%,分别比去年同期和全年提高4.6和0.5个百分点,为去年1月份以来最快增速。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前两个月增幅为10%。

  六是市场预期有所回升。3月份,制造业PMI为50.2%,比2月回升1.2个百分点,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一些积极变化开始显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2月份上升1.1个百分点,为近两年来的较大升幅,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非制造业扩张步伐加快。

   IMF调高对中国经济预期

  中国经济的积极变化也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敏感地捕捉到——4月12日,IMF把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预估从3.4%降低至3.2%,把2016年美国经济增速预估从2.6%下调至2.4%,把日本经济增速预估从1%下调至0.5%,把欧元区经济增速预估从1.7%下调至1.5%。而唯独调高了对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估值。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