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西门城楼城墙发生坍塌致1人伤 始建于北宋

18.05.2014  21:58

倒塌城墙董宏程摄

倒塌城墙上可看到污水管道董宏程摄

  中新网金华5月18日电(记者 胡丰盛)18日中午,始建于北宋的浙江兰溪老城区西门城墙发生倒塌事故,致两辆行驶的车辆受损;另有一名在城墙上工作的饭店工作人员因城墙坍塌导致腿部受伤。

  当地人说,兰溪沿江现存的数百米城墙,是兰溪历史辉煌的见证。西门城楼两侧城墙绵延500多米现存的城墙始建于北宋,明正德七年(1512)重筑,1992年被列为兰溪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重修。

  兰溪古城旧有南、西、北三座城楼,均始筑于明正德七年(1512)。至抗战时期(1939)为防空袭,便于疏散人员,南、北门城楼随东、南两面的城墙一同拆除,西门城楼,则因西面沿江城墙作防洪护岸未拆,如今站在古城墙上,依稀还可领略兰溪古城的独特风貌。

  发生的坍塌城墙,上方就是一家煲庄,西门城楼三楼则是一家咖啡屋。

  据悉,西门城楼边上有多家餐饮点,后厨房大多建在城楼上,城墙周围经常散乱着垃圾等废弃物,污水横流。记者在现场发现,倒塌城墙上可看到污水管道,弥漫着一股浓烈的馊臭味。有市民怀疑,当地污水管道设置不合理,再加上附近餐饮店常年直排污水,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不过也有人推测,连续几日的大到暴雨,也或是墙体倒塌的诱因之一。

  据当地防汛部门消息,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5月13日晚上开始,金华地区出现入汛后第一场较强降雨,兰江水位上涨较快。5月15日,当地中州公园浮桥已暂时撤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