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同龄人话国庆:我与新中国共同成长

02.10.2015  10:16
新中国迎来了66岁生日,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无比喜悦的气氛中。出生于1949年的吴家钿、柯策伟,与共和国同龄。

  昨天,新中国迎来了66岁生日,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无比喜悦的气氛中。出生于1949年的吴家钿、柯策伟,与共和国同龄,出生时,迎接着初升的太阳;成长中,经历着新中国变化中的风雨;中年时,感受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今,两位花甲之年的老人,讲述他们的个人经历和切身体会,畅谈现在的幸福生活。

   吴家钿:

  如今学习不再是难事

  如今,66周岁的吴家钿每天闲来无事时,总会到市老干部大学里,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声乐爱好者一起学习声乐。晴朗的天气里,和煦的阳光下,跟随着优美的音乐,唱起歌,吴家钿感觉身心愉悦。

  这位和新中国同龄的普通市民过着恬淡而充实的生活。回首和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的66个春秋,吴家钿有着不少感触。“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上学读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吴家钿告诉记者,她读到初中就没再读下去了。如今,生活好了,有时间了,她便寻思着给自己“充充电”。

  “现在年纪慢慢大了,对养生也比较注重。”吴家钿告诉记者,2011年开始,她来到市老干部大学,开始学习中西医及一些保健知识,生活过得健康又充实。有一天,她在上课时,听到隔壁的声乐班在上课,优美的音乐、动听的歌声一下子把吴家钿吸引住了。她也报名学起了声乐,如今练习《月满西楼》、《相思河畔》这些耳熟能详的民乐,是吴家钿每天的“必修课”,生活充实和快乐。

  回想过去,看下现在,吴家钿深刻地感受到祖国大地和潮州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吴家钿对家乡潮州的不断发展进步感到欣喜。“看到潮州这些年的发展,我对今后的生活更是充满希望,相信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家钿高兴地说。

   柯策伟:

  感恩祖国 回报家乡

  在电影制片厂里当过美工,在电影公司做过宣传,还在潮州画院任过画师……一生都与美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的柯策伟,退休后依然与画笔为友,以泼墨挥毫为乐,在新中国生日之际,作为同龄人的他,道出了心中的话:“是新中国对文化的重视,才有了我们这些文化人如今的生活保障和社会地位,我们也会继续为祖国文化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一张宣纸、两支毛笔、一小杯墨水……在柯策伟的记忆里,童年时学画练字的条件极其简陋。“那时候国家发展刚起步,物资匮乏,学画的这些纸笔墨水,大都要省吃俭用才能换回来。”柯策伟说,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好起来了,画家们不用像以前那样吝啬画纸,让许多想法、创意得以实践,从而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画作,让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弘扬。

  “新中国发展文化事业,让我们能够按自己的兴趣从事工作;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也让我们这些普通的画家文人在社会上得到了大众的尊重,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柯策伟感慨道,自己和许多同辈的画家一样,学画源于兴趣,习画全靠下苦功摸索,但最重要还是新中国给了他们再进一步的机会和活动平台。

  祖国的恩情,柯策伟这一辈老画家一直记在心里,为了向新中国献礼庆生,他和潮州画院的26位画家在市文联和潮州画院的带领下历时半年,共同创作了长约56米的潮州海丝文化画卷,记载韩江历史风情,展现祖国大好河山。“能够用自己所擅长的技艺回报家乡,献礼国庆,我们都觉得十分荣幸”柯策伟说,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继续用手中的画笔,为家乡、为祖国的文化事业添上绚烂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