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09.06.2017  11:26

粤教师〔2017〕7号

 

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各省属中小学校、中职学校和幼儿园:

现将《广东省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教育厅

2017年6月1日   

 

广东省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协调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南方教育高地提供坚强有力的师资保障,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    主要成就

1. 教师队伍数量稳步增加。 2015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技工学校)专任教师128.5万人,比2010年底增加17.8万人,增长16%。各学段生师比明显下降。

2. 教师队伍结构逐步优化。 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以及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紧缺状况有所改善,农村学校近5年新补充教师中近20%为紧缺学科教师。城乡教师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职称等指标明显提升。中职学校、高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超过60%。

3.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师德建设进一步加强,涌现出一大批师德典型。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学历明显提升,高校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进一步提高。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稳步扩大,基础教育新增一大批省级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和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4. 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省各地基本实现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粤东西北地区教师平均工资水平稳步提升。在全国率先全面实行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教师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全面落实。

5. 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全面落实,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教师聘用制度逐步完善。县域内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实施成效明显。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部分地区分教点、村小学所配置的教师与教学需要有差距。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科教师不足,补充困难。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教师比例有待提升。农村教师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教师职称结构不够合理。

2. 教师资源配置有待改善。 粤东西北地区高素质、高水平教师较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高水平教师缺乏,优质教师资源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困难。民办学校教师待遇偏低,骨干教师流动性大。

3.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全省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率低。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与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杰出教育专家缺乏,教育领军人才稀缺,教师队伍整体教研科研能力偏弱。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双师”能力不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偏弱。

4. 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有待健全。 市、县教师专业发展机构不健全、定位不明确、功能弱化、资源缺乏,培训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条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不能满足分类、分层、分岗和个性化培训的需求。教师培训质量监测和评价手段落后,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5. 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有待突破。 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编制标准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定期流动的刚性约束机制有待完善。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途径有待进一步拓展。教师退出机制仍然没有取得突破。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来源、评价制度机制有待健全。稳定民办学校教师队伍、提升民办学校教师素质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高校人才评价机制有待完善,人才成长环境有待改善。

(三)面临形势

1. 我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胜时期。我省教育从注重规模扩大的外延式发展向注重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都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2. 推进教育改革需要一支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教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者,只有教师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积极参与,才能切实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更高。教育领域一些高度关注的难点问题,如幼儿园“上好园难”、中小学择校等,实质上是优质教育资源缺乏或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配置合理、结构优化、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统领,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以提升教师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为核心,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为动力,以深入实施“强师工程”为总抓手,推动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协调发展,整体素质全面提升,为我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南方教育高地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二)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到2018年,教师队伍的规模、结构、素质达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初步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到2020年,广大教师普遍具有高尚的师德品行、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形成一支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 具体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数量满足教育发展需要,生师比达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到2018年,幼儿园和农村学校合格教师培养不足、补充困难的情况明显改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教师缺额率控制在20%以内;到2020年,基本解决体育、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基本消除各学段、学科和地区教师紧缺的现象。

——教师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到2018年,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全部达标,高一层次学历水平达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达到国内教育发达地区平均水平。高职院校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60%,其中公办高职院校达到65%;本科高校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有较大提升,其中公办本科高校达到42%,高水平大学达到60%。到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和幼儿园教师具有高一层次学历的比例比2018年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初中、高中和中职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高中和中职教师达到15%,珠三角地区高中和中职教师达到20%。本科高校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明显提升,其中公办本科高校达到45%,高水平大学达到65%。

——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80%,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优质师资的区域分布及学段分布进一步改善。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提升,2018年达到65%以上,到2020年,“双师型”教师比例保持稳定在合理区间;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学历、职称和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

——高水平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基础教育名教师和名校长。健全鼓励创新的高校教师成长发展机制,实现高校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学术骨干队伍和青年后备人才队伍持续协调发展。到2018年,新增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300名左右,高等学校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院士、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和杰青等)、省级领军人才(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珠江学者、省杰青、高职专业领军人才等)及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分别达到300、400、500名左右。到2020年,新增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600名左右,新增高等学校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及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分别达到400、500和600人左右。

——教师队伍国际化素养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跨国界合作、跨文化交流机制进一步完善,参加境外研习的机会进一步增大。

——教师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激发教师队伍活力、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

 

十三五 教师队伍建设有关量化指标

教师队伍学历水平

学段

学历层次

2018 年目标

2020 年目标

幼儿园

大专

70%

珠三角地区80%

约75%

珠三角地区约85%

粤东西北地区65%

粤东西北地区约70%

小学

本科

50%

珠三角                                                                                                                                                                                                                                                                                                                                                                                                                                                                                                                                                                                                                                                                                                                                                                                                                                                                                                                                                                                                                                                                                                                                                                                                                                                                                                                                                                                                                                                                                                                                                                                                                                                                                                                                                                                                                                                                                                                                                                                                                                                                                                                                                                                                                                                                                                                                                                                                                                                                                                                                                                                                                                                                                                                                                                                                                                                                                                                                                                                                                                                                                                                                            地区70%

约55%

珠三角地区约75%

粤东西北地区35%

粤东西北地区约40%

初中

本科

90%

珠三角地区95%

约95%

珠三角地区约98%

粤东西北地区80%

粤东西北地区约85%

高中、中职

硕士

12%

其中珠三角地区18%

15%

其中珠三角地区20%

高职院校

硕士

60%

其中公办高职65%

65%

其中公办高职约70%

本科院校

博士

42%

其中高水平大学60%

45%

其中高水平大学65%

教师队伍结构

内容

2018 年目标

2020 年目标

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率

80%

基本实现全员持证上岗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65%

保持稳定在合理区间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内容

2018 年目标

2020 年目标

新增基础教师名教师名校长培养对象人数

300人左右

600人左右

新增高等学校国家级领军人才

300人左右

400人左右

新增高等学校省级领军人才

400人左右

500人左右

新增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

500人左右

600人左右

三、主要任务

(一)以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重点,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1. 健全师德教育和宣传机制。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把培养良好师德师风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建立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切实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拓展师德教育载体,创新师德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首位,优先保证课时,加强师德教育课程建设。加强校长、教师法治教育,提高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实行校长、教师师德承诺制度。组织开展师德先进表彰、师德征文、师德论坛、师德巡回报告等活动。加强师德先进宣传,创新师德宣传模式,弘扬高尚师德,展现当代优秀教师的精神风貌,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

2. 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和监督体系。 进一步完善师德规范。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坚持师德与业务考核并重,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考核、聘任(聘用)和定期注册、评价的首要内容,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监督和查处机制。在教师资格认定、录用、聘任、职务晋升、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定期注册等管理的各环节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严肃查处师德违规行为。加强教师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教师信用激励和惩戒制度。

(二)以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和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为重点,着力推进教师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1. 完善教师教育体系。 推进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构建和完善师范生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紧密衔接、相互贯通的教师教育新体系。促进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师范教育协调发展。优化师范教育结构,科学规划师范生培养规模,逐步实现与教师岗位需求有效对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设置主要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设中小学紧缺学科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合理扩大招生规模。支持应用型本科院校、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开设职业教育师范专业。探索职业院校和师范院校、职业院校和工科类院校或综合类高校合作培养职业教育师资。加强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中小学紧缺学科的师范生培养,按照小学和学前教育教师“全科型”、中学教师“一专多能型”的要求,实施分层次、分类别培养。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协同培养教师新机制。鼓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采取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与师范院校合作培养农村学校教师。

2. 着力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 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师范专业,开展师范生录取面试环节试点。积极开展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深化师范教育改革,增强教师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推进教师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改革,将各级各类教师专业标准要求贯穿到师范教育全过程。加强师范生师德师风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职业技能训练,落实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制度,提高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组织开展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教师互聘计划,鼓励师范院校聘请中小学优秀一线教师、校长参与师范生培养。

(三)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和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为重点,着力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1. 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健全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教师发展中心、中小学校四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发挥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构建以省、市、县三级教师发展中心为支撑的教师培训体系。按照统筹规划、精细管理、精准研修的要求,加强培训需求调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递进式培训课程体系。发挥国培、省培项目示范作用,推动各地开展教师、校长分类、分层、分科培训。积极推进教师校本研修培训,全面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实施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教师能力达标提升工程,中小学教师素质强化工程。鼓励各地按“学用一致,能力为重”的原则,通过脱产学习、网络教育、自学考试、函授等方式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教师培训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研究不同技术环境、不同学科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按需培训,有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研修社区,开展混合式教研、在线教研、校本研修等活动,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大力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实现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变革。提高教师管理和培训工作信息化水平。

2. 加强骨干教师、校长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 “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等项目,培养一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省每年按全省专任教师总数的1%组织开展优秀骨干教师、校长开展高端研修示范培训,市、县每年按教师队伍总数的10%开展骨干教师、骨干校长提高培训。加大骨干教师、校长境外、跨区域培训力度,提升教师队伍国际视野。充分发挥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和各级骨干教师在教书育人、教科研等方面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中小学教师教科研能力建设,实施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各级要按覆盖所有学科的要求保证编制并配齐配足教研员,要突出理论研究、政策研究、课程教材教学研究、评价研究和实践指导、舆论引导的要求,加强教研员进修培训、实践锻炼和业务绩效考核。

(四)以加快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和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为重点,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1. 加大乡村幼儿园教师和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力度。 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重点补充粤东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舞蹈、科学等紧缺学科教师和乡村幼儿园教师。建立完善聘用优秀人才到粤东西北地区乡村学校任教的“绿色通道”。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将基础好、能力强的富余学科教师通过培训、转岗补充到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学一线和乡村幼儿园。鼓励各地聘请身体健康的退休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

2. 促进教师资源在城乡、学校之间均衡配置。 完善县域内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有序流动。加强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教师对口帮扶工作,将教师培养、培训、支教等工作纳入帮扶内容。继续做好“三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选派优秀教师到“三区”支教。

3. 大力加强乡村教师专项培训。 深入实施《广东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推进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乡村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要求。加强乡村学校体育、音乐、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培训,提高乡村教师多学科教学能力。按照乡村学校的实际需求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顶岗置换、网络研修、送教下乡、跟岗实践、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乡村教师培训资源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破解乡村优质教学资源不足难题。支持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

(五)以专业领军人才和“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大力提升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

1. 加强职业院校专业领军人才培养。 实施职业院校“专业领军人才”计划,引进、培养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充分发挥教学名师、技能大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引进在本行业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技能大师,以“师带徒”形式培养一批专业骨干。实施职业院校校长能力提升计划,着力提升校长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完善职业院校校长选聘机制,吸引职业教育专家和优秀企业管理者担任职业院校领导干部。

2. 提升专业课教师 双师 素质。 鼓励职业院校从行业企业聘请优秀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担任专职或兼职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探索和完善从行业企业引进专任教师的管理制度。推进落实专业课教师每五年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累计不少于六个月的制度。探索建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考核制度。支持普通本科转型高校引进和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

3. 加强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和中职学校校长培训。 加强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建设,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等联合建立骨干教师培训基地。落实教师全员培训制度,重点提升教师技术技能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实施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开展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等省级示范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主体的自主选择性,建立健全培训质量监控保障制度,提高培训效益。

(六)以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为重点,大力提升高等学校教师创新能力和水平

1.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健全完善定位准确、层次清晰、相互衔接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领军人才队伍。推进实施“广东特支计划”,深入实施高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的各类人才计划。以学科领军人才为核心,依托重大项目和创新平台,培育形成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带动高校教学、科研整体水平提高。加大对高层次人才支持力度,支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开展协同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造就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和学术大师。

2. 加强高校人才引进工作。 以国家“千人计划”和省“珠江人才计划”等引进拔尖创新性人才和创新团队工程为引领,推进高等学校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大力引进以海内外拔尖人才为主的学科领军人才、创新科研团队核心成员和教学名师等。创新引才引智机制,加强人才柔性引进工作。积极探索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多种引进模式。健全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措施,为高等学校引进人才营造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

3.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 加强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大力推进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外研修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鼓励各地各校加大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经费投入,规范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完善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和进修制度。创新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模式,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考核办法。加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七)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为重点,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

1.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推动建立与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教职员编制标准和岗位设置标准,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职员编制核定标准,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班师比和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积极稳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统筹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公开招聘、培养培训、职务(职称)评聘、考核评价、流动调配等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教职员配备标准,各地市应按标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员编制,各办学主体按照标准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健全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证书定期注册制度。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职工持证上岗制度。完善五年一周期360学时教师全员培训制度,积极推进中小学(含中职、幼儿园)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推进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评价制度,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成效和实际贡献。深化高校职称制度改革,按照中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推动进一步向高校下放用人自主权。推进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推进中职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中职学校正高级教师评聘制度。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机制。

2. 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和激励机制。 建立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长效机制,推动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和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完善中小学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同步增长机制。完善和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立生活补助长效机制。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的教师予以表彰。深化高校分配制度改革,鼓励高校建立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向关键岗位、优秀拔尖人才、学科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倾斜。鼓励各地购买或租赁商品房用作学校教师周转宿舍。鼓励高校、科研机构通过发放住房补贴或购买、租赁商品房方式,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问题。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推进建立教职工定期体检制度。

(八)以规范管理和保障权益为重点,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 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制度。 各地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规范民办学校教师聘任,民办学校应当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建立健全民办中小学教师档案管理制度。将民办学校教师统筹纳入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范围,由学校自主设岗,按规定程序开展职称评审和聘任。建立完善鼓励公办学校优秀教师到民办学校挂职或支教制度。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培训制度,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机会、同标准、同要求的业务培训,民办学校应按相关要求保障教师培训经费。

2. 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教师权益。 积极引导和监督民办学校依法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和各项权益。民办学校应按时足额发放教职工的薪金,依法为教职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各地可通过奖补等方式,鼓励民办学校为教职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年金制度,提高教师退休待遇。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放民办学校教师从教津贴。民办学校应当保障教职员工寒暑假期间带薪休假权利。完善民办学校教师争议处理机制。

四、组织与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学校应切实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的主体责任,按照国家、省的要求,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本地、本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并推进落实。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与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有关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落实资金保障。“十三五”期间省财政安排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强师工程”。各地各校要加大教师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并建立逐步增长机制。各地应按规定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奖教支教活动和教师救助工作。

(三)加强教师管理信息化建设。构建全省教师基本信息数据库,创建教师成长模型,建立数据分析工作机制,将分析结果作为教师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定期注册、继续教育、培养培训、职务(职称)评定、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及各类人才选拔评审等工作。加强数据和信息安全建设。加强教师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省有关数据库和网络平台深入对接,提高管理者分析、使用信息化资源的能力。

(四)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高校创新强校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各地各校和有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涉及不履行职责,失职渎职的,要强化责任追究。

 

我校举办省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培训会
  为了鼓励我校教师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解读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协调发展,教育厅
广东33校成立教师教育联盟
  本报广州5月23日电(记者贺林平)23日,Gd.People.Com.Cn
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2023年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近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