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说好的西关风情荔枝湾 为何变得河涌黑臭惹人厌?

26.04.2016  10:20

小图:近来荔湾涌因雨后泄洪再次黑臭,水面还有不少垃圾。大图:保洁人员正在清理水面垃圾。

    文/广州日报记者杜娟 图/广州日报记者王燕

    揭盖复涌后的荔枝湾涌成为广州著名旅游景点,也是外地游客体验西关风情的好去处。但每逢大雨后河涌必变臭令不少游客失望而归,也让周边居民叫苦不迭。近日,记者走访也发现,荔枝湾涌在连日大雨后果然再度变臭,游船也停开了,还有市民在涌边钓起了臭水沟里常见的塘鲺……

    专家则表示,荔枝湾涌的治理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截污,更需要打通整个西关地区的水系,充分利用珠江潮汐来为河涌引入活水,对河床进行冲刷,恢复水动力。

     记者走访

    河涌一路黑臭困扰居民

    荔枝湾涌历史上是西关地区纵横交错的河涌的一部分,现在人们熟悉的只是从龙津北路的大石头到荔湾湖揭盖复涌的一段,而其余西关大部分河涌仍是暗涌。近日,记者来到恩宁路北、吉祥坊附近,从路边小道往里走就能看到一处绿化不错的小水塘,岸边还有几个新建的亲水平台。此处实际就是荔枝湾涌的上游,其水质呈现墨绿色,好像覆盖着一层黏腻的油状物,水中不时冒出气泡。

    河涌边还有不少未拆迁的房屋,有些就紧挨着河涌修建,河岸上也伸出四五根居民私接的白色排污管。河涌往前,绕着修建中的粤剧博物馆转个圈再往西流,经过西关培正小学后,两边就有明显的景区标识,涌边绿化、小桥、木栈道也修建得很完善。

    尽管河面开始变宽、水流加速,但水仍是墨绿色,有小块黑色物体漂浮水面。涌边一士多的老板娘说:“揭盖后一直都这样,一下雨就臭得很,等过两天出大太阳一晒,味道更浓得让人受不了。因为河涌太臭,家里蚊子都多了,天天都要挂蚊帐才能睡觉。

     涌边钓塘鲺 3年钓了300多斤

    从龙津北路的大石头到荔湾湖门口一段,尽管只有几百米长度,但两岸西关风情浓郁,还有名人故居、博物馆,以及咖啡馆、售卖旅游商品的小铺子等。

    上周五记者到此走访发现,涌边游人不多,有人刚走近护栏就掩鼻而去。走近一看,涌水很浅,涌底淤泥清晰可见,几个阿伯拿着尾部带钩的细绳伸进涌里晃动。一位穿保洁人员服装的年轻男子兴奋地告诉记者:“你看,那是塘鲺。昨天更多,在闸门聚集了几十条,我用这种带钩的绳子钓到一条二十多斤的。”他说,自己在此工作3年多,每逢雨后涌里就能钓到很多塘鲺,算下来都有三四百斤了。

    在写着“荔枝湾”三个大字的大石头下面就是荔枝湾涌截污闸,记者来到时闸门关闭,这段河涌成了一个断头涌。一位清洁工阿姨说:“昨天开闸放水了,很多垃圾和臭水被冲下来,臭水沟里的塘鲺也一起被冲下来,很多人都在钓。

    记者还观察到,在截污闸下游几米处有一个游船码头,往日有花船在涌里的榕树下、文塔旁来回穿梭,是很受欢迎的旅游项目。但现在涌内已经不见游船身影,旅游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涌水太少了,不能开船。”涌边的清洁工阿姨则说,今年以来涌里的游船就没有开过,水太少,“而且这么臭,也没人来坐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