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县走出标准化兴农新路子 ——韶关始兴县农业标准化成重要经济增长点

11.07.2014  13:10

  农业经济在广东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更好地发挥农业标准化的作用,引导广东农业经济有质量、有效益的快速发展?韶关市始兴县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些启迪。

  始兴县是粤北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始兴县委县政府把打造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线。该县质监部门紧紧围绕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出了“地标开路、标准导航”工作思路,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培育和保护工作,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该县现有1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清化粉),建成桑蚕、国际型优质烤烟等2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和始兴油桐、大果枇杷、东魁杨梅等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正积极推进始兴香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以及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有效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成为始兴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唱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品牌,企业农户从“你要我搞”向“我要搞”转变。 县委县政府把加快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写进“两会”报告,强调要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作为重要引擎。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 县政府优惠政策向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开“绿灯”,从规划、财力、媒体宣传、部门协作等方面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优先发展大开方便之门。 二是开展农业标准化宣传“走村入户”活动。 质监部门在村委开设农业标准化宣传专栏、开办农业标准化培训班、印发技术指导手册。 三是打造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产品品牌。 通过做商标、产品标识、开通“名优土特”产品旅游点、在市场或超市设立专区等方式,广泛宣传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产品品牌,提高知名度。 四是 大力宣传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成果。 使农业标准化观念深入广大农户人心,形成了人人关注农业标准化、个个自觉实施农业标准化的良好氛围。现在始兴农民争先恐后参与农业标准化。

   二、紧扣“特色高效”做好总体规划,农业经济从“单向发展”向“双重效益”转变。 以“发挥特色优势,拓展经济效益”定位,质监部门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始兴特色高效生态农业标准化发展总体规划,引导始兴农业走出传统农业仅仅关注增产增收的“单向思维”向横向拓展增效增收的“发散思维”转变。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建标”的思路, 一是围绕增产增收制定农业标准。 桑蚕标准化示范区带动全县桑叶种植面积从1万亩增至2.5万亩,年产鲜茧从1320吨增至5200吨,带动了8个乡镇8000余农户脱贫奔康;国际型优质烤烟种植面积从0.8万亩增至3.36万亩,亩产增长72.1%,年生产烟叶从1.1万担增至7.95万担,烟农人均增收600多元,实现烟税1100多万元;油桐标准化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600公顷种植面积的油桐产业年收入达5000万元;大果枇杷、东魁杨梅示范区带动全县1000余户果农种植,年产枇杷、杨梅从1200吨和300吨增至3500吨和1500吨。 二是围绕增效增收制定农业标准。 根据始兴特色生态农业优势,通过制定地方标准打造观光农业,吸引了大批自驾车游客,助推农业旅游经济发展。

   三、推动龙头企业唱主角,农业标准化从公司“单打独斗”向“辐射带动”农户转变。 树立“基地先行、以点带面”的理念,设定“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目标。一是确立正确的主体。本着让企业唱主角,政府和职能部门重在引导、协调,推动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协会”的主体建设模式,探索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路子,拉长农产品产业链条。以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抱团闯市场,带动了当地茧丝绸公司、洪源果业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公司和农户互利双赢。 二是 大力扩大地理标志产品“清化粉”在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发展中的引导带动作用。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是质监部门的职能所在,有利于保护地方精品、保护地方文化遗产、促进特色经济发展,是一项功在政府、利在百姓的事业。质监部门帮助企业制定标准,采用传统工艺与机械化生产相结合的方式,突破了天气的制约因素,清化粉的产能、产量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所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结合各乡镇支柱农业产业和主导农产品的特点,把生态环境、生产过程到产品品质、加工包装等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先后制定了《国际型烤烟大田栽培技术规范》、《桑蚕饲养技术规程》等16项农业地方标准,加快标准实施、推广和应用,组织引导农户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规程进行操作,加快了特色农产品走上规模化、产业化道路。

   四、执法监督与服务引导结合,质监部门从“守门员”向“护航员”转变。 要让企业和农户都尝到农业标准化的甜头,就要从“进口”到“出口”一路把好关,确保从原材料到产品都严格执行标准。质监部门扎实做好了两件工作: 是把好“进门关”,确保农资产品质量。 每年以县打假办名义组织质监、农业、工商等部门不定期对全县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进行检查、监测和整治,严厉打击销售假冒化肥、农药、种子等违法行为,净化农资产品市场。示范区生产用的种苗、农药、化肥等物资实施统购统配制度,由龙头企业统一购进、统一管理,从源头上堵住漏洞,保障了示范区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需要。 二是把好“导航关”,确保种得好也卖得好。 指导组织苗木、农药、肥料等物资供应,传授烟草烘烤、桑蚕孵化、杨梅育苗等技术,提供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与示范户签订合同,实行统一配备生产资料、统一种养技术、统一销售的模式,有效解决了示范区农户生产技术的薄弱环节和对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省局办公室、韶关市质监局 供稿)